豌豆
又稱青小豆,性味甘平,含磷十分豐富,每百克約含磷400毫克。豌豆有利小便、生津液、解瘡毒、止瀉痢、通乳之功效。青豌豆煮熟淡食或用豌豆苗搗爛榨汁服用,皆可通乳。
黃豆芽
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之功效,也是一種催乳食物。黃豆芽中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C、纖維素等。
蛋白質是生長組織細胞的主要原料,能修復生孩子時損傷的組織,維生素C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防止產生出血,纖維素能通腸潤便,防止產婦發生便秘。
萵筍
分葉用和莖用兩種,葉用萵筍又名“生菜”,莖用萵筍則稱“萵筍”,都具有各種豐富的營養素。據分析,除鐵質外,其它所有營養成分均是葉子比莖含量高。
因此,食用萵筍時,好不要將葉子棄而不食。萵筍性味苦寒,有通乳功效,產婦乳少時可用萵筍燒豬蹄食用。這種食法不僅減少油膩,清香可口,而且比單用豬蹄催乳效果更佳。
嬰兒吸吮姿勢不正確:可導致嬰兒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
母親缺乏信心與熱情:這時應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正確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盡早母嬰同室,往往可避免這類問題的產生。

母親營養不良休息不好:會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時乳汁的質量也受影響。
母親喂奶次數過少:長時間不哺乳或延長喂奶間隔,不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還會導致乳汁不足。
喂養不當:新生兒出生后沒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沒有按需哺乳;母嬰分離,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頭錯覺,導致新生兒不愿吸吮母乳;媽媽因為乳頭疼痛而不愿讓新生兒吸吮等因素,均可導致乳汁不足。
嬰兒的口腔運動功能不良:如面部缺陷等也可干擾母乳的喂養,影響乳汁的分泌,此時可使用擠奶或用吸奶器吸奶喂養。
總結:奶水少的時候可以吃點木瓜、絲瓜以及茭白這樣的食物,對于增加奶水分泌是有好處的。奶水的多少其實自己是可以進行調節的,除非是患上了一些疾病或者是精神壓力太大,否則一般情況下產婦的奶水都是夠孩子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