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所以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心臟的健康,要了解心肌梗死的癥狀。那么日常生活中心肌梗死的征兆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北京衛視養生堂節目韓學杰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心肌梗死的征兆
1、疼痛
疼痛是心肌梗死患者先出現的癥狀,大多數會發生在早晨,并且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目前還無法明確知道其病因。
常發生于安靜時,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緩解。
患者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少數患者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有一些患者的疼痛部位會發生在上腹部,被誤認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等,還有的患者會影響到頸部、背部上方。
2、全身癥狀
主要是發熱,由壞死物質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發生后24~48h出現,程度與梗死范圍常呈正相關,體溫一般在38°C上下,很少超過39°C,持續1周左右。
發熱持續超過l周或消退后重新出現,或高熱超過39℃,應懷疑并尋找有無并發感染,其次應注意有無心肌梗死新的發展、栓塞性并發癥或心肌梗死后癥候群。
3、胃腸道癥狀
胃腸道癥狀在心肌梗死中占重要地位。60歲以下者約有30%出現。
心肌梗死還會有反復發作的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現象的出現,但是這一情況往往在老年人當中是相對少見的。
國內外幾組較多病例的統計,占2.7%~9.9%。胃腸道癥狀可能與迷走神經受壞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組織灌注不足等有關;腸脹氣也不少見。
某些患者還有頑固性呃逆,以下壁心肌梗死多見。在意識清醒,未用過嗎啡、哌替啶等鎮痛劑及過去從無消化道疾病的老人,突然出現上腹痛、嘔吐,甚至個別的下腹痛伴有腹脹、腹瀉者,也不應失去警惕。
本期嘉賓介紹
韓學杰
女,出生1966年1月,,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1989年畢業于陜西中醫學院醫療系。,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醫藥規范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務)。從事中醫臨床20年,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委員、《中國當代名醫名院》雜志編委會委員、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聯合會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
自96年師從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病專家沈紹功教授,攻讀中西醫結合心血管臨床專業研究生,獲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并為沈氏女科第二十代傳人。2007年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聘為知名專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