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是一種很常見的關節疾病,但是你知道嗎,小關節里的大問題,有很多都是大家意料之外的,下面就讓我們跟著視頻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骨關節炎就是關節發炎了嗎
可以發生在身體的有很多部位上,比如有手部,髖關節,脊柱的關節炎,常見的就是膝關節的關節炎。如果你在上下樓梯或者負重的時候感覺腿發軟了,這說明你很可能就有骨關節炎了。
關節炎有很多種。有自身免疫病造成滑膜損傷的,像類風濕關節炎;損傷附著點的,就是肌肉和骨頭接頭的地方,強直性脊柱炎;非常常見的退行性病變的骨關節炎。
還有代謝病損害關節的,比如痛風性關節炎;另外還有就是關節化膿了。骨關節炎主要發生的問題是在軟骨變性,隨后軟骨下面的骨頭硬化了。
那么這種炎癥它是無菌的,這種骨關節炎和嗓子發炎是不一樣的,是不需要吃消炎藥的,也不能吃消炎藥的。所以骨關節炎并不就是關節發炎了。
骨關節炎發病原因
1、關節老化
人上了年紀之后頭發會發白,皮膚松弛,同樣關節它也會發生老化。
關節組織圖中間藍色的部分是關節的軟骨在藍色的中間有個結構叫半月板,其作用是起著一個相當于彈簧墊的作用,它會吸收很多很多的壓力,使我們的關節保持穩定。
上了年紀時候首先產生的一個變化就是半月板變小了變薄了后會影響到關節的軟骨發生龜裂甚至是脫落。
病變的關節關節的使用周期為30歲,就像汽車一樣如果平時保養得當能夠增加它的使用周期。從醫學調查上來看,60歲的人大概有一半的人就會患有骨關節炎,而超過75歲的人80%的人都有,80歲以后的老人都會有骨關節炎。
2、肥胖負重壓力的因素
關節腔是一個含有水分的組織。關節外面有一個關節囊將關節腔包裹的很結實。
那么一旦長期負重以后,它的壓力就會造成骨關節的軟骨,半月板水分的減少,半月板就變脆了,這樣的話它就更容易出現龜裂,或者潰瘍的癥狀。長期的壓力會造成整個關節腔的不穩定,人走路就會打晃。
越不穩定造成的骨關節炎的幾率就會增大。而骨關節炎終還會引起人的殘疾,給生活工作等都帶來不變。
像平時我們生活中提重物的時候都是在對關節造成負擔,平時生活中我們可以準備一個小推車,來代替人力的背提等。
3、隱形的負重負重
除了說承擔的重量以外,還有一種就是隱形的負重即我們膝蓋使用的方式。有些活動對關節的損傷會成倍的增加,比如平時生活中上下樓梯也算是一種增加關節負重的活動
上下樓時膝蓋受力是體重的4倍。通常情況下我們平躺不受力,膝蓋這時候是承載0倍。平常日常生活中根據活動的方式的不同是2~4倍。
跑步打球運動的時候是4~6倍。下蹲方式不好的時候可以達到8倍。不好的坐姿也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害平時習慣采用下圖坐姿的小主要注意改變姿勢了。
當小腿和大腿的角度小于90度的時候會對半月板后半部分造成損害。另外會使我們的髕骨過度拉伸,這樣就會對關節腔造成壓迫。
生活中一些不好的姿勢也會對關節造成損害
在生活中蹲的姿勢對于關節是一個特別不好的姿勢,有些喜歡蹲著擦地洗衣服等的小主一定要改改這個壞毛病了。另外吃日餐的時候因為民俗的問題是需要跪著吃的,這也會對于關節造成危害。
哪些人更易得關節炎
根據調查50歲之前,女性會稍多于男性但是不明顯,而當50歲之后女性比例就開始明顯增加了,60到70的時候男女比例又差不多了。其原因有幾個。
首先女性比男性的肌肉力量和韌帶韌性偏弱,這樣女性的膝關節不如男性的那么強壯和穩定。另外,女性到了50歲以后開始出現絕經,人體內分泌激素水平都會發生變化,這個時候半月板代謝也會出問題,那么就更容易軟骨受到損傷。
本期嘉賓介紹
男,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兼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三屆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現為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閻小萍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