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失弛緩癥
賁門失弛緩癥(esophageal achalasia)
又稱賁門痙攣或巨食管,是以食管下段括約肌松弛障礙和替補無蠕動為主要特征的原發性食管動力紊亂性疾病。它的發病原因不是十分清楚,有先天性,肌源性和神經源性三種學說。目前人們廣泛接受的是神經源性學說。臨床主要表現為咽下困難、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適或疼痛。本病為一種少見病(估計每10萬人人中僅約1人),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最常見于20~39歲的年齡組。兒童很少發病,男女發病大致相等,較...
查看更多>>
- 賁門弛緩不能,賁門痙攣
- 是
- 胃
- 20~50歲的青壯年
- 無傳染性
- 氣急 干咳 進食困難
- 藥 手術治療
- 肺炎
一般治療一、西醫治療治療失弛緩癥的目的是松解食管下括約肌不松弛發生的梗阻,以改善食管排空,沒有任何內,外科方法能治愈此病,現在治療的方法應認為是姑息療法,迄今內科治療應用平滑肌抑制劑,擴張治療用強力牽伸,手術用食管肌層切開術,切斷食管的環形肌。1、內科治療藥物治療的效果持續甚短,并不理想,對術前準備及拒絕或不適于做擴張術及外科手術者,可能有一些作用,抗膽堿能制劑能降低括約肌壓力及改善食管排空,但在...查看更多>>
相關檢查賁門失弛緩癥典型癥狀1.無痛性咽下困難本病最常見最早出現的癥狀,占80%~95%以上。起病多較緩慢,但亦可較急,初起可輕微,僅在餐后有飽脹感覺而已。咽下困難多呈間歇性發作,常因情緒波動、發怒、憂慮、驚駭或進食過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誘發。病初咽下困難時有時無,時輕時重,后期則轉為持續性。少數患者咽下液體較固體食物更困難,有人以此征象與其他食管器質性狹窄所產生的咽下困難相鑒別。但大多數病人咽下固體比...查看更多>>
飲食原則賁門失弛緩癥食療①玫瑰花6克,公丁香3克,銀耳30克,冰糖少許。銀耳蒸1小時,人玫瑰花、公丁香、冰糖,稍煮,分次服。用于間歇性咽下困難及食物反流者。②牛奶200毫升,燒沸后空腹食。早晚各1次。用于間歇性咽下困難者。③生蘿卜200克,搗汁,沸水燙溫,分數次溫服。用于氣滯痰凝者。④醋蛋療法:半夏15克,白芍30克,醋15克,煮后去渣取汁,加鮮雞蛋1個,攪勻后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