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失弛緩癥
賁門失弛緩癥簡介
賁門失弛緩癥(esophageal achalasia) 又稱賁門痙攣或巨食管,是以食管下段括約肌松弛障礙和替補無蠕動為主要特征的原發性食管動力紊亂性疾病。它的發病原因不是十分清楚,有先天性,肌源性和神經源性三種學說。目前人們廣泛接受的是神經源性學說。臨床主要表現為咽下困難、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適或疼痛。本病為一種少見病(估計每10萬人人中僅約1人),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最常見于20~39歲的年齡組。兒童很少發病,男女發病大致相等,較多見于歐洲和北美。該病治療不及時有潛在發生食管癌的危險。
賁門失弛緩癥基本知識
是否屬于醫保:醫保疾病
別名:賁門弛緩不能,賁門痙攣
發病部位:胃
傳染性:無傳染性
多發人群:20~50歲的青壯年
相關癥狀:氣急 干咳 進食困難 疼痛 潰瘍
并發疾病:肺炎
賁門失弛緩癥診療知識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心胸外科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院約(5000-10000元)
治愈率:70%
治療方法:手術治療
相關檢查:氣鋇雙對比造影 胸部平片 食管壓力測定 食管造影 食管鋇餐透視
賁門失弛緩癥去醫院必看
最佳就診時間:無特殊,盡快就診
就診時長:初診預留1天,復診每次預留半天
復診頻率/診療周期:門診治療:每周復診至逐步拉長復診周期氣急消失后,不適隨診。 嚴重者需入院治療待疼痛減少 后轉門診治療。
就診前準備:建議,就診前一天晚8點起禁食,就診當天選擇8:00~9:00時段空腹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