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10月,絕大多數女人是不會來例假的,但是分娩過后什么時候來例假才算正常呢?以及為什么有的人在哺乳期遲遲不來例假呢?下面與大家一同了解分娩后第一次月經問題。
產后第一次月經該什么時候來?
一般什么什么時候來,并沒有確切的說法,這與個人的體質、恢復情況、是否哺乳、體內激素水平有關。
不哺乳的產婦,一般在產后的6-10周出現第一次月經,大多數女性是在產后的第二個月。
但是哺乳會讓時間延遲,在產后的4-6個月出現例假,甚至有的女性會因為哺乳而一直不來例假,一旦停止哺乳,一周左右便會恢復經期。
不過,不來例假并不意味著不會懷孕,所以仍然得做好避孕措施,還因為處于哺乳期,不適合避孕藥避孕。
產后第一次來月經,做好兩件事
1.區別惡露與例假
產后例假與惡露有這本質上的區別,一般惡露量比月經少,產后10天左右顏色轉淡,一月左右,惡露轉為白色。子宮收縮恢復得越好,惡露排出的越快,也越干凈。惡露超過兩個月不停止,就得看醫生。或惡露出現異味也需要就醫治療。
2.注意產后第一次例假的顏色、量的多少與日期
產后第一次例假,會受到哺乳的影響,并不一定恢復規律的經期,而且產后容易伴隨婦科病,記住的第一次例假的顏色、量與日期,有助于醫生了解病情。
一般產后月經常見以下問題:
產后經血量少
可能是由于產后女性身體虛弱,還沒有完全恢復導致。此外,發生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粘連、受到精神打擊、氣候變化、過分勞累、貧血、肝病、糖尿病以及內分泌失調等,都會導致月經量少。所以,記住產后第一次月經量的多少,有助于醫生對這些疾病的診斷。
產后經血量多
一種可能是卵巢雌激素分泌過多一起,另外,則需要考慮是否發生生殖器病變,如子宮肌瘤、子宮息肉。或產婦受到了精神創傷、過度勞累。
關于產后閉經
產后過長時間哺乳,導致月經不來,反而會令子宮縮小,甚至發生萎縮。如果產后不來月經,即使停止哺乳,仍然不來月經,一定記住看醫生,需要通過激素治療來恢復經期。
后,關于來月經能不能哺乳的問題。
民間老人說來月經了,母乳中會有毒,所以不能哺乳。
其實這種說法不科學,月經到來只會讓乳汁比平時比較濃縮,蛋白質增多和脂肪減少,而這種改變對嬰兒并沒有影響。
本篇文章版權歸三九養生堂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