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2.損傷
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輕微損害,加重了退變的程度。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
椎間盤在成年之后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即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造成髓核突出。
4.遺傳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家族性發病的報道。
5.腰骶先天異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畸形和關節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生退變和損傷。
6.誘發因素
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非手術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愈。其治療原理并非將退變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回復原位,而是改變椎間盤組織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或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松解神經根的粘連,消除神經根的炎癥,從而緩解癥狀。
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于: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癥狀較輕,休息后癥狀可自行緩解者;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
1、牽引治療
采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2、絕對臥床休息
初次發作時,應嚴格臥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臥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緩解后,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減少復發的幾率。
3、理療和推拿、按摩
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
經皮髓核切吸術
通過特殊器械在X線監視下進入椎間隙,將部分髓核絞碎吸出或激光氣化,從而減輕椎間盤內壓力達到緩解癥狀目的,適合于膨出或輕度突出的病人,不適合于合并側隱窩狹窄或者已有明顯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脫入椎管內者。
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
經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關節突切除,或經椎板間隙行椎間盤切除。中央型椎間盤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經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內椎間盤切除。合并腰椎不穩、腰椎管狹窄者,需要同時行脊柱融合術。近年來,顯微椎間盤摘除、顯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等微創外科技術使手術損傷減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結:通過上文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腰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表現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腰間盤突出一般會表現為腰痛、下肢放射痛、馬尾神經癥狀等。患上這個樣的癥狀可以通過理療和推拿、按摩或者是手術的方法治療哦。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