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里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養脾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保健常識。為此,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咽
這是保養脾胃的第一步,特別是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要注意定時吃飯,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著或邊走邊吃,吃飯時不要討論問題或爭吵。
揉鼻頭
每次揉鼻頭20分鐘左右,能改善胃脹氣等癥狀。
按摩足三里
身體好壞,脾胃說了算!7道題自測脾胃健康
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處)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
吃對食物
在長夏這個養脾的關鍵時期,應該結合健脾、祛暑、化濕等方法進行調補,可以吃些綠豆、蓮子、絲瓜、陳皮、鴨肉、鯽魚等。
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養脾胃的作用。
容易便秘的人要減少久坐,多吃綠葉蔬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脾胃差的人,不妨試試王鴻謨推薦的“四君子湯”,即用黨參或人參10~15克、炒白術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補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藥性平和。
常讀“呼”字音
可以培養脾氣,對緩解脾虛、腹脹、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處。
揉肚臍
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鐘,每日1~2次。
或者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搓動,搓至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人可以試試,每日2~5次。
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牛奶
味甘、性平,歸肺、胃經。
作用: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宜于陰虛胃痛,津虧便秘;近代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秘。腹瀉、脾虛證、濕證者忌食。
粥類
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里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確定適合養胃的早餐食物,原則有三: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如:雞蛋羹、雞蛋湯、煮雞蛋、大豆、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推薦食譜:酸奶1瓶或新鮮牛奶半磅、燕麥粥、蒸或煮雞蛋1個、水果(西瓜、香蕉)或面條。建議時長:20分鐘左右。
湯水
比較養胃的東西首選不是粥,而是湯,湯還不能是肉湯。肉湯也含酸多,菜湯較好,什么菠菜、粉絲、雞蛋能上的都上。再加點雞精調味。
主食
養胃的,是面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另外就是餅干。
蘋果
味甘、性涼。
作用: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宜于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
結語:想要知道自己的脾胃好不好,觀察一下就知道,對照文章中的7道題就可以檢查出自己的脾胃健康的哦,如果您發現自己的脾胃不好,那就趁現在趕緊調理起來吧,不然長時間拖著,會讓您的身體越來越差,身體的其他器官也會受到影響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