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并非如此,刮宮只是早期人工流產常采用的方法。刮宮雖然不用開刀,但也是一種婦科手術,一定要在嚴密消毒的情況下進行。
手術分為二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先把子宮頸擴張到足夠大小,第二步是用刮匙伸到子宮腔內,把胚胎刮下來。
懷孕的時間愈久,胎兒也就愈大,這時就需要把子宮頸擴張到大限度才能刮出胎兒,所以刮子宮也就更加困難了;同時懷孕時間愈長,子宮也會隨著變得愈來愈軟,手術時穿破子宮的機會自然也會增多。
因此,一般只有在懷孕三個月以內才能用刮宮的方法把胎兒刮出來,超過三個月就不宜采用刮宮手術了。
選擇時機不全流產、延期流產、葡萄胎一經診斷,如無特殊禁忌(包括心、肺等內臟疾病、血液病、感染等),即可進行清宮術;如人工中止妊娠,宜在妊娠12周內進行。
技術步驟
1.體位:截石位。
2.消毒:常規沖洗消毒外陰、陰道。
3.探宮:用宮頸鉗固定宮頸上唇。沿子宮體方向將探針送至子宮底部,了解子宮大小。
4.擴張宮頸:用宮頸擴張器擴張宮頸管,直至可通過宮腔吸引器。
5.清宮:在無負壓下,將宮腔吸引器送入宮腔。然后維持負壓,進行反復刮吸,整個過程動作要輕柔。吸宮時如遇組織堵塞吸頭,應迅速將組織挾取后再繼續吸宮。如無吸宮條件,可行刮宮術。
吸宮時要特別注意兩側宮角及宮底部,如感覺仍有組織,可用刮匙搔刮一遍。如感覺到子宮壁已變粗糙及觀察到吸瓶內出現血性泡沫,檢查子宮顯著縮小,意味著子宮內已清空,可結束手術。
術后處理
1.組織送檢:將刮取物送病理檢查。
2.預防感染:口服抗生素3~5天。
3.禁盆浴和夫妻生活:禁盆浴14天,禁性生活30天。
清宮手術的并發癥
1.宮頸撕裂:常見于未育的女性,一般發生在宮頸兩側。對于此類病人,操作時動作要輕柔。小的撕裂創口可行碘仿紗堵塞止血;對于較大的裂口,應在直視下行縫合止血。如經陰道止血無效,則需剖腹找到出血的血管結扎止血,偶有需作子宮切除者。
2.子宮穿孔:妊娠和腫瘤(如葡萄胎)均可使子宮壁變得脆弱,清宮術時易造成子宮穿孔。對出血較少的子宮穿孔,可行抗炎、止血等保守治療;若穿孔較大,并發大出血,則需剖腹探查止血,行穿孔創面的修補,或行子宮切除。
3.感染:術前準備充分,嚴格無菌操作,術后預防性抗生素治療,可減少感染的發生。
4.子宮腔粘連:如清宮時搔刮過度,會出現宮腔粘連,其后果為不孕、流產、閉經、痛經等。可在宮腔鏡下分離粘連。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知道清宮手術到底是什么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經知道清宮佳時間是什么時候了呢?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有關尿頻清宮手術的并發癥的知識分享給您身邊的小伙伴們哦,還等什么,趕快一起來學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