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是女性朋友非常重要的器官,生活中一定要積極進行相關的保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預防乳腺癌的發生。那么日常生活中乳腺癌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湖北衛視飲食養生匯欄目陳淑艷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乳腺癌的原因
1、月經初潮早絕經晚
女性朋友初潮年齡小于12歲與大于17歲相比,患上乳腺癌的危險會增加2倍,并且閉經年齡大于55歲小于45歲者發生乳癌的危險性也會大大增加。
2、遺傳因素
有研究發現,其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癌的婦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
姐妹當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險性為常人的3倍。需要強調的是,乳癌并不是直接遺傳,而是一種“癌癥素質”的遺傳,乳癌病人的親屬并非一定患乳癌,只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3、婚育
研究顯示女性然結婚了,但是不能生育或者是第一胎在30歲以后出生的也是不利因素,也是會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的。
專家認為,女性生育對乳腺是有保護作用的,但這僅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近幾年的各項研究表明,喂母乳對乳腺癌的發生也是有保護作用的,這主要是針對絕經前的女性。
4、電離輻射
乳腺是對電離輻射致癌活性較敏感的組織。年輕時為乳腺有絲分裂活動階段,對電離輻射致癌效應敏感,而電離輻射的效應有累加性,多次小劑量暴露與一次大劑量暴露的危險程度相同,具有劑量-效應關系。日本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顯增加,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長大后患乳癌的機會也增加。
5、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乳癌的幾率明顯上升,乳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較強的關系。有些公司職員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準,飲食上發生了改變,人們的飲食都主要以肉類和海鮮類產品為主,逐漸形成了現在比較“流行”的酸性體質。人們大多都形成不科學的、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結果導致乳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本期嘉賓介紹
陳淑艷
女,旅美中醫專家。
擅長
用藥用真菌和物理療法治療多種惡性腫瘤,為中醫在美國的傳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