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復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我們人體每行動一步都離不開骨骼的幫助。當我們的骨骼越長越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的提高警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骨刺的危害
一、骨質增生可以造成肌肉萎縮。骨科專家說,骨質增生患者有的甚至會肌肉萎縮,因受累大關節的肌肉變萎縮和張力下降。
二、骨質增生可以造成。
三、關節疼痛也是患有骨質增生有哪些危害中的一點,骨科專家說,一般患有骨質增生的患者先感受的危害就是疼痛,關節的疼痛是骨質增生患者基本的癥狀,這方面的專家講,骨質增生患者的疼痛是先從不怎么疼痛開始,慢慢發展后可變成劇烈疼痛,直到患者無法忍受,通常在干完重活以及運動后疼痛加重。
四、活動受限也是骨質增生的所造成的危害,這是因為由于關節不平或者組織纖維化以及注射體植入,這些狀況的出現都會讓身體的骨關節活動受限,且在活動時會發生摩擦的聲音。
究竟骨刺有哪些癥狀表現呢
專家告訴我們如果骨刺長在了頸椎上,就會出現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疼痛、四肢活動不靈、大小便失禁或排出困難、吞咽困難、頭暈頭疼等癥狀;如果腰椎上長了骨刺就會出現下肢麻木、疼痛、發沉、行走無力等癥狀,骨刺長在膝關節還會出現關節的畸形、僵硬、疼痛,以及行走困難。所以大家一旦有上述感覺,一定要提高警惕,去檢查一下是否已經患上了骨刺。
專家告訴我們肥胖、女性、長期不正確的姿勢、一些特定的職業,以及關節發育異常,關節創傷,和著涼都會引起骨關節炎的發生,從而導致骨刺的出現,所以這類人群要特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養,專家現場給出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指導,例如:枕頭不宜睡的過高,否則時間長了會引起骨刺的發生。
老年人盡量多用拐杖或者登山杖出行,以避免對關節造成過大的沖擊力和損傷,也可以減少骨刺的發生;經常通過五點支撐法對我們的腰背肌進行鍛煉也可以減少骨刺的發生,還有就是告訴大家要堅持補鈣,因為骨質疏松的人更容易關節處出現微骨折,從而導致這個部位的修復、增生,就會出現骨刺。
什么是骨刺?骨刺在醫理上叫做骨疣 ,它既非完全由骨構成,也不尖銳如刺。骨刺形成的原因是由關節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并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一般長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進入老化階段。
骨刺是脊椎退化過程中所伴隨的一種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脊椎構造也會跟著退化,當骨頭與軟組織接壤的地方因長期承受壓力、拉力、損傷,造成脊椎與 脊椎間的軟骨漸漸失去水分與彈性,致使骨骼出現退化性改變,這種骨骼退化性改變就會導致骨質增生,而形 成骨疣。另外,反復活動或不適當的運動,也常會使關節部位的骨骼及軟組織過度磨損,而長出骨刺。
本期嘉賓介紹
胡三寶,醫學碩士, 主任醫師,1993年7月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畢業分配至北京礦務局總醫院,在我國創傷骨科專家周志道教授等前輩指導下,為從事骨科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對骨科常見傷病的診治、重癥多發傷的早期救治有較豐富的經驗。
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北醫三院骨科攻讀碩士學位,師從我國脊柱外科專家郭昭慶教授,并跟隨多位專家重點學習脊柱關節疾病治療。
曾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新加坡中央醫院骨科及香港中文大學威爾士親王醫院骨科、香港大學瑪麗醫院關節外科進修學習,在脊柱四肢多發骨折急救及治療方面有豐富經驗,近年大量開展了頸椎病、胸腰椎間盤突出癥及腰椎管狹窄癥等脊柱疾病、人工肩髖膝關節置換等手術治療,手術效果好。
在《中華骨科雜志》、《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中國脊柱脊髓雜志》、《實用骨科雜志》、《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等核心期刊發表醫學論文10余篇。多次國內會議發言,數次赴國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交流。2011年2月加入安貞醫院骨科,2014年4月擔任骨科副主任,主持骨科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