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毒素一點都不簡單,人們誤食黃曲霉毒素后,消化道會吸收這些毒素,從而引發中毒,表現為腹脹不適、惡心、食欲不振、右上腹疼痛、皮膚發黃等。
2017年的時候,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公布在1類致癌物清單中,具有極強的致癌性。
黃曲霉毒素主要損害肝臟,相關研究發現,誤食一顆發霉、攜帶黃曲霉毒素的花生,會顯著增加肝臟負擔,使其額外排毒40天。達到一定的攝入量后,會造成肝實質細胞壞死、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也會增加肝癌的患病風險。
在各類食品中,黃曲霉毒素對花生、花生油、玉米、核桃、稻谷等食品的污染嚴重,一旦出現發霉、變質、走味的情況,不要覺得心疼,洗洗還能吃,應趁早扔掉。
偶爾吃到味道不對的花生、核桃,好立馬吐出,用清水漱口。而黃曲霉毒素中毒后,目前臨床上還沒有特效解毒劑,主要以下面2種治療方法為主:
1、對癥治療
黃曲霉毒素中毒后,要遵醫囑好好臥床休息,飲食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熱量,這對肝細胞修復和再生有幫助;不能進食時,應輸入營養液。
2、保肝治療
因為黃曲霉毒素主要損害肝臟功能,所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維生素C、維生素B、葡萄糖醛酸內酯等藥物來進行保肝解毒治療。
黃曲霉毒素中毒一般沒有自愈的可能性,因此,發現后好積極來醫院治療,不可拖!
本篇文章版權歸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