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要少吃梨
1、梨性偏寒助濕,多吃會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2、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3、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
4、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好煮熟再吃,以防濕寒癥狀加重。
5、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當慎。
6、梨含果酸多,不宜與堿性藥同用,如氨茶堿、小蘇打等。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7、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選擇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梨和什么一起煮著吃好
梨與陳皮同煮:燥則津虧也生痰,表現為咳嗽少痰,色黃或白。對這種情況,在煮梨時可加入一些陳皮,或放入部分糠心白蘿卜,與梨同煮,吃梨喝湯,能夠起到潤燥化痰、理氣止咳的作用。
梨與烏梅同煮:對于干咳日久,或程度較重者,可加入烏梅、甘草各10克,與梨同煮,吃梨喝湯。
烏梅味酸,甘草味甘,與梨同煮,養陰潤肺止咳作用增強,烏梅還有斂肺止咳功效。此湯味道甘甜爽口,很適宜兒童食用。養陰潤燥,防治口、鼻、咽部及皮膚干燥。
蔥姜與梨同煮:冬季涼燥當令,燥邪與寒邪往往相兼為患,侵襲人體,表現為干咳、流清涕。
有此類癥狀的患者在煮梨的同時可加入2-3片生姜,5-6段蔥根,同煮5-6分鐘,吃梨喝湯,1天1-2次。蔥根與生姜性溫味辛,有辛溫解表的作用,可去寒邪,與梨同煮,協同起到祛除涼燥的作用。
如何挑選梨
1、看果皮:挑梨首先要看梨皮,如果梨皮看起來很厚,則說明果實粗糙水分不足。而梨皮薄而細的,沒有病蟲害、疤痕或外傷者,為品質好的梨。
2、看果形:品質好的梨,果形端正,果肉肉質細膩,質地脆而鮮嫩,果肉中的顆粒組織也就是石細胞少,汁液豐富,通常味道也很甜;而果形不端正的梨,或畸形,無果柄,果實大小不均,或個頭偏小,這類梨通常肉質粗糙,汁液少,石細胞大而多,味道淡薄甚至有苦、澀味,此類梨的質量較差。
3、看果臍:挑梨時,要注意看梨臍,也就是梨底部的凹陷,臍深而周圍較圓的味道比較好,而臍淺又不圓的,味道次之。
總結:梨子是一種很好的水果,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滋潤咽喉,還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多種疾病,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吃一些梨子,當然了,吃梨也有注意事項,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避免導致身體受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