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也有少部分的痛風,是從大拇指開始的。原因和大腳趾是一樣的,拇指也是血液循環差、溫度相對較低的部位。由于人們生活和工作方式轉變,一些辦公室白領,運動量少,雙手卻要經常敲擊鍵盤。長時間如此,手指關節的損傷也會很大,這就使得大拇指將逐漸代替大腳趾成為痛風的首發部位。
痛風的首發部位,也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具體到每個人身上也未必都相同。但發作起來的共性是一樣的,都是劇烈疼痛,無法忍受。如何才能避免痛風反復發作,很多患者也一直在尋找方法。
避免接觸高嘌呤的食物,就是好的方法。嘌呤增多是尿酸堆積的內在原因,不管痛風發展到何種程度,不吃高嘌呤食物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這些食物中,尤其是以海鮮為主,海鮮的嘌呤含量,是眾多食物中高的,其次才是動物肝臟,濃肉湯。
是不是所有的海鮮都不能吃呢?
也不是,海鮮的營養價值也是眾多食材中比較豐富的,吃海鮮對提升免疫力也是有好處的。學會吃海鮮,選對了海鮮是很重要的。海鮮中嘌呤含量在安全范圍內的,是海參、海蜇皮以及海藻,每百克嘌呤含量低至50毫克以下。
嘌呤含量中等以上的海鮮,是需要管制的。比如三文魚、鱔魚、金槍魚、龍蝦、螃蟹以及烏賊等,屬于中等嘌呤的海鮮,每百克嘌呤含量在50到150毫克。鳳尾魚、沙丁魚、白帶魚、蛤蜊、牡蠣等屬于高嘌呤含量的,每百克嘌呤在150毫克以上。在選擇海鮮時,就要規避這些中高嘌呤含量的海鮮,而要選擇低嘌呤的海鮮,起到滋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