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的原則是很多的,生活中不能盲目進行練習,一定要了解太極拳推手的技巧,而太極拳推手的步伐就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練好步伐,推手才能得心應手。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教程來了解一下吧!
太極拳推手的步伐要領
進退步法要領1
兩腿進退步距以能保持自己重心穩定為宜,要以兩胯寬度為準,兩足不可落在一條直線上,防止出現步伐不穩的現象。
進退步法要領2
行進要保持一定水平,不可忽高忽低。向前一步扣腳要低,幾乎是擦地而行;出腳勁點在腳踵,落步則似踩物。
退步略高,支撐腿要松柔,身軀重量要落在足心涌泉,與地相吸,如同長在地上一樣。
進退步法要領3
兩腿要分清虛實,然而“虛非全然無力,有預動之勢;實非全然占煞,含上提之意。”虛中含實,實中有虛,左右相系,互為主輔,保持自身中心穩定,力矩平衡,步法合度,進退有方,周身才會自然協調。
進退步法要領4
要氣沉步穩,舉動輕靈,進要迅捷則人在不知不覺中,而我已至,避其銳而擊其虛,迫彼“退之則愈促”。
安靜則 自守穩固,轉折虛無,令人“進之則愈體體長”,找不著實地,而不知所攻。外形雖有進退之分,然以進為主,進中含退。
退也是進,退中隱有進機,虛實變換,隨心所欲,務要占住有利地位。將要發人,步須暗進,一寸為先,整體協調。
練習太極拳推手的重要原則
一、力接原則
在練習太極拳推手的過程中,一定要感知對方勁力變化和把自己的勁力施加給對方,這樣就能有效通過力接點來實現的。
因此,在勁力運行與轉化過程中必須使力接點保持相對固定,同時使自己的勁力與對方的勁力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接觸狀態,也就是所謂的“沾、粘、連、隨”,這樣才能避免“頂、匾、丟、抗”現象的出現。
也只有使自己的勁力與對方勁力保持連接并同步運行的狀態下發勁,才能使借對方勁力進攻對方或反擊對方成為可能,否則就根本談不上“借勁”。
二、中起原則
我們知道,勁力轉化點是勁力相互轉換的地方,如果進攻一方在此處發勁,就不能產生借得對方勁力的效果,而防守一方也不容易即時轉化進攻的勁力。
這樣雙方就會出現僵持、頂牛的現象。也就是說,發勁的啟動點不能在勁力的轉換點處,而應該在勁力運行過程中的弧線上,這樣才更有利于發勁的啟動和運行。
三、加速原則
在推手過程中,雙方力接點處的相對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抵消的。而雙方力接點運行的橢圓形軌跡的勁力是兩人的合力,這個合力相對雙方來說,方向是一致的、速度是相等的。
也正是這個原因,只有進攻一方加快自己勁力原有速度,使自己的勁力超過合力速度,這樣才能牽帶對方的勁力并產生借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