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生間里千萬別做5事
統計稱,人一生中有5年的時間待在衛生間。洗澡、上廁所、刷牙,雖然每天都重復做著相同的事,但你的習慣真的都正確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衛生間絕對不能做的5事情到底有哪些。
1.沖澡時張著嘴巴
淋浴噴頭其實是病菌的溫床,熱水器也是多細菌藏匿的場所。所以,在沖洗頭部時,好閉上嘴巴,以免細菌通過水流進入體內。
2.總是拉上浴簾
霉菌愛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而被浴簾遮住的洗浴房就是它的“愛巢”。因此,我們在洗浴后,好拉開浴簾,打開排氣扇,讓它可以通風換氣,保持干燥。
3.馬桶不蓋蓋子
上完廁所沖馬桶時,我們總習慣一按下水閘就完事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這時候的細菌可能會趁機進入空氣中,所以好先放下蓋子再沖。
4.把牙刷放在洗臉盆的臺面上
馬桶內的瞬間氣旋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并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進而落在墻壁和牙刷上。所以,牙刷好放入抽屜或柜子里。
5.存放化學用品
衛生間里濕度和溫度較高,有的家庭衛生間沒有窗戶,空氣無法對流,更容易造成空氣污染。所以,衛生間好不要存放過多化學用品,各種清潔劑一定要單獨存放。
廁所中的空氣流通性差,有毒氣體和致癌物隱藏在馬桶和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化妝品中。如何避免廁所成為家中致癌的“死角”?
坐馬桶一定要“短平快”
坐式馬桶替代了蹲坑,方便了很多上廁所時看書、看報甚至抽煙的人,不過,坐馬桶時,身體和有毒物質之間形成了一個封閉空間,時間長了,這些毒氣會進入人體內,嚴重的還會引發痔瘡、肛門炎、慢性陰道炎,甚至宮頸癌等婦科腫瘤。
尤其是坐在馬桶上抽煙的人,更是受到雙重危害。
防癌妙招
建議,排便一定要“短平快”,盡量減少和有毒物質的接觸時間。從健康角度來講,蹲坑比馬桶更好一些。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于上廁所的相關內容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在我們平時上廁所的時候大家還是用正確點的姿勢吧,別像這位小伙子一樣發生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