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心主血脈”,若心太累,勞心太過,那我們整個人就容易“不好”了。不要想太多,覺得快樂就忙東忙西,覺得累了就放空自己,何必勞心勞力跟自己過不去!你知道如何滋養心臟嗎,下面跟著健康之路全集專家毛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心怕“累”
當我們操心很多事情,或者集中精力去想一件事的時候,心的陽氣和心血就會加速的消耗!
而陽氣和心血又屬于生命中的消耗品,補充相對困難,所以思慮太過容易損耗心血,造成心血不足、心氣不足的癥狀。
在所有職業中,財務、媒體、教師等職業容易“心累”。
中醫中有哪些辦法可以幫助我們“撫慰”這顆容易受傷的心呢?
大棗龍眼糖水
大棗龍眼糖水可以緩解胸悶、思維不集中的癥狀。
脾胃弱的人不宜多吃新鮮的龍眼;脾氣暴躁、口干口苦、大便干結的人,不宜食用生姜。
桂圓阿膠膏
桂圓阿膠膏可以緩解眼冒金星、臉色發黃的癥狀。
心怕“不安”
心神不安也是導致心累的一個重要原因,表現出來的癥狀為心慌、失眠、多夢。
呵字決補心氣
心在志為喜。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心臟的功能就會趨于正常。
我們發“呵”的聲音有助于清心,將心臟的煩、火去掉,還能夠幫助我們恢復一種很高興的心態。
按摩間使穴除心煩
間使穴
伸出一只手,用力握拳,將拳向前扣,我們的手腕下方會出現幾條筋。間使穴就在腕橫紋向下三寸,兩條筋脈交匯的位置。
用大拇指點住穴位向下揉按即可,平時看電視、坐公交、地鐵等空閑時間都可以按揉間使穴,可以養心、舒心,有效的緩解心煩、失眠、多夢的癥狀。
本期嘉賓介紹
毛煒
女,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委。中西醫結合內科學(腎臟病)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中國中醫科學院(原中國中醫研究院)在站博士后,合作導師陳可冀院士。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師從中醫專家杜雨茂教授,從事運用經方治療慢性腎臟疾病的研究;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師從中西醫結合腎病專家葉傳蕙教授開展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腎臟疾病和血液凈化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對于慢性腎臟疾病如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等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及其作用機制有較深入研究。
先后在《中國中西醫結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參與中醫院校七年制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及《泌尿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等四部專著的編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1項,廳局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8項,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三等獎1項,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承擔廣州中醫藥大學本科班、七年制班的課堂教學任務,先后擔任《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的主講教師,并承擔腎內科、血液凈化中心本科生、進修生、碩、博士研究生的臨床帶教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