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都喜歡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 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為繁體字,九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冬季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時太陽黃經為285度。小寒時節的到來,意味著我國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日子。俗話說,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第23個節氣,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于黃經285度。進入小寒之后,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時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就是說,此時,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
小寒節氣冷空氣降溫過程頻繁,但達到寒潮標準的并不多。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但這只是一般規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在北方,如北京,小寒的平均氣溫一般在-5℃上下,極端低溫度在-15℃以下;我國東北北部地區,這時的平均氣溫在-30℃左右,極端低氣溫可低達-50℃以毛午后高氣溫平均也不過-20℃,真是一個冰雕玉琢的世界。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45度以北的地區及藏北高原,平均氣溫在-20℃以下,都是一派嚴冬的景象。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小寒的習俗,我們現在應該對小寒有了了解,也知道到了小寒這一天,我國人們都要做什么迎接小寒了,小寒節氣是冬季的節氣,此時天氣比較寒冷,大家應該要做好保暖,多吃對身體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