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烹調綜合征
烹調綜合征(cooks syndrome)是指進食中國食物后,發生的一系列復合癥狀,由
Kwork首次報道。可見全身倦怠感或面、頸、上胸、背和手臂有“燒灼”、“壓迫”、“繃緊”或“麻木”等異常感覺,伴有發作性心悸,稱之為中國餐館綜合征。以往亦有稱谷氨酸攝入過量綜合征,其別名尚有美味綜合征、中國頭痛、吃中國食物后綜合征、日本餐館綜合征等。小兒烹調綜合征基本知識是否屬于醫保:非醫保疾病別名:小兒吃中國食物后綜合征發病部位:腹部 血液血...
查看更多>>
- 小兒吃中國食物后綜合征
- 否
- 腹部 血液血管
- 兒童
- 無傳染性
- 肩胛帶“模擬癱瘓” 眼眶疼痛 面部麻木
- 藥 中醫藥物治療、西醫藥物治療
- 竇性心動過速
一般治療一、治療:治療要點:1、本病征屬良性自限性疾病。病發多呈一過性,通常休息片刻或飲用少量茶水,一般于1~2h內即可恢復,至多數小時即緩解,不需特殊治療。2、癥狀嚴重者可服鎮靜劑、鎮痛劑。3、藥物治療。鹽酸羥嗪(Hydroxyzine HCL)可改善癥狀,尚未發現其他預防藥物。4、對癥治療。及時糾正機體酸堿失衡及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5、本病預后良好。小兒烹調綜合征中醫治療辨證論治中醫主要以辯證...查看更多>>
相關檢查癥狀患者每次進食中國餐或用中國傳統方式烹調的膳食后10~45min出現癥狀,也有食后30min~1h發病。每個患者癥狀不盡相同,臨床表現很多。但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頭部癥狀。如有頭痛,可表現為猛擊樣、跳動樣、鉗子鉗住樣感、鈍痛、帶狀頭痛、見光頭痛、顳部悸動性頭痛、縮窄性頭痛。流淚、眶周纖維性攣縮、眶痛,眶繃緊感,咬肌、顳肌繃緊感。面有冷汗、繃緊挺出麻木感、潮紅、刺痛和溫熱感。頜部麻木感向項部...查看更多>>
飲食原則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2、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查看更多>>
預防:病因未明,無確切預防措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