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證
痿證是以肢體軟弱無力,甚至不能隨意運動,日久出現肌肉萎縮的一種病證。臨床以下肢多見,故也稱ldquo;痿蹙rdquo;。痿是肢體痿弱不用,ldquo;蹙rdquo;是指下肢軟弱無力,不能步履之意。痿證還可表現為眼瞼下垂,咀嚼無力,吞咽困難,手握無力,甚至呼吸困難,周身軟弱無力者。西醫之多發性神經炎、急性脊髓炎,進行性肌萎縮、重癥肌無力、周期性麻痹,肌營養不良癥等,可參照本證辨證論治。痿證基本知識是否屬于醫保:非醫保疾病別名: 痿躄發病部位: 全...
查看更多>>
- 痿躄
- 否
- 全身
- 所有人群
- 無傳染性
- 手握物無力 眼瞼下垂 肌肉萎縮
- 藥 藥物治療
- 發作性睡病 副鼻竇炎 顱咽管瘤
痿證中醫治療辨證論治痿證中醫治療痿證治療的辨證論治一.熱傷津型【證見】 病起發熱,或熱退后突然出現肢體軟弱無力,心煩口渴,咳嗆咽干。舌質紅苔黃,脈細數。【治法】 清熱潤燥,養肺生津。【方藥】1.主方清燥救肺湯(喻嘉言《醫門法律》)加減處方:太子參30克,麥冬、枇杷葉、桑白皮、北杏仁各12克,石膏20克,玉竹15克,火麻仁25克,甘草6克。水煎服。2.單方驗方桑白牛膝湯(方藥中等《實用中醫內科學》)...查看更多>>
相關檢查痿證癥狀診斷1.痿證治療的診斷要點肢體痿弱無力,甚則不能持物或行走,或有的僅為上眼瞼下垂。患肢肌肉萎縮,肢體瘦削。本病之發,部分見于溫熱病中,或熱病和它病之后。2.辯證分析臨床辨證應分清虛實。凡起病急,發展快,多屬肺熱傷津,或濕熱浸淫,多為實證;病史較長,起病與發展較慢,以脾胃肝腎虧虛為多,兩者均屬虛證,亦有虛中夾實者。實證治療宜清熱、潤燥、利濕,虛證宜益氣、健脾、滋肝腎,并應重視“治痿獨取陽明”...查看更多>>
飲食原則痿證飲食保健大麥(去皮)60克,薏苡仁60克,土茯苓90克,同煎為粥,煮熟后去土茯苓,常服。主治濕熱浸淫痿證。烤干牛骨髓粉300克,黑芝麻300克,略炒香后研為細末,加白糖適量合拌,每次服9克,每日2次。適用于肝腎虧虛痿證。黃芪50克,豬脊骨適量,水煎,鹽調味服食。適用于脾胃虛弱痿證。查看更多>>
痿證的發生常與居住濕地,感受溫熱濕邪有關,因此,避居濕地,防御外邪侵襲,有助于痿證的預防和康復。病情危重,臥床不起,吞咽嗆咳,呼吸困難者,要常翻身拍背,鼓勵病人排痰,以防止痰濕壅肺和發生褥瘡。對癱患者,應注意患肢保暖,保持肢體功能體位,防止肢體攣縮和關節僵硬,有利于日后功能恢復。由于肌膚麻木,知覺障礙,在日常生活與護理中,應避免凍傷或燙傷。注意精神飲食調養,進行適當體育鍛煉,生活規律,飲食宜清淡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