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是歐、亞、非三大洲都有分布的蜱媒自然疫源性病毒疾病。本病以皮膚、黏膜和內臟出血為主要病變特征,臨床表現與其他型出血熱相似,惟腎臟的損傷較為輕微。患者入院時多呈重癥,病死率高達50%。本病因在克里米亞和剛果相繼發現而得名。在國內首先發現于新疆巴楚,故我國又稱新疆出血熱。發病時頭痛劇烈,尤以前額和顳部劇痛難忍,顏面呈痛苦表情。克里米亞-剛果出血...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亞-新疆出血熱
- 否
- 全身
- 野外工作者
- 有傳染性
- 發燒 惡心 頭痛
- 藥 中醫藥物治療、西醫藥物治療
一般治療本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原則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而以控制出血和抗休克為主。1、一般治療如果發現有相關的癥狀,應及時送醫院檢查確診,需住院治療時應當住院;并且需要作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不必太過于擔心,保持心情舒暢,有助于緩解病情,加快恢復。2、對癥治療(1)輸血小板、血漿以防止出血。(2)注意保護心、肺,預防并發癥,需要時給輸氧。(3)適當的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以免因心肌損害和肺血管通透性增高而發...查看更多>>
相關檢查癥狀1、本病的潛伏期 2~12天。2.癥狀和體征(1)患者一般表現為發病很急且怕冷,體溫上升至39~41℃。(2)發病早期顏面和頸項部皮膚潮紅,眼結膜、口腔黏膜以及軟腭均見明顯充血,呈醉酒貌。(3)起病后2~3天即出現鼻出血,有時持續不止。(4)患者周身肌痛,四肢關節酸痛劇烈,甚至難以行走。(5)患者頭痛劇烈,尤以前額和顳部劇痛難忍,顏面呈痛苦表情。(6)到了病程中期,有嘔血,嚴重時連續大量嘔血,...查看更多>>
根據醫生的要求進行飲食。查看更多>>
一、預防目前尚無疫苗,主要是從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群三方面進行預防:1、遠離傳染源防蜱滅蜱。2、阻斷傳染途徑(1)一般是通過患者帶病毒血液傳播,因此要做好對患者的隔離;要嚴格隔離患者,謝絕家屬探視,以避免與患者及病毒污染物接觸。(2)氣溶膠也可傳播感染。3、易感人群加強對牧民和農場職工宣傳教育,使其具有預防蜱類叮咬的知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