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
脊髓硬脊膜動靜脈畸形多見于男性,男女比例為4~8∶1。本病的發病年齡平均在45歲左右。病變好發于胸腰段。無明顯的家族發病傾向。統計資料顯示,本型患者多伴有獲得性疾病,可能與創傷性因素有關,但其確切機制尚不清楚。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基本知識是否屬于醫保:非醫保疾病別名:脊髓硬膜A、V血管畸形發病部位:脊髓 血液血管傳染性:無傳染性多發人群:多見于男性、男女比例為4~8∶1相關癥狀:發育性畸形 血管畸形 感覺障礙 脫髓 肢體增長、增粗過...
查看更多>>
- 脊髓硬膜A、V血管畸形
- 否
- 脊髓 血液血管
- 多見于男性、男女比例為4~8∶1
- 無傳染性
- 發育性畸形 血管畸形 感覺障礙
- 藥 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治療手術治療本病的治療較為復雜,難度亦大,需經驗豐富者施術。其方法主要是血管栓塞及外科手術干預,現分述于后。1.血管內治療凡具有手術治療適應證者,一般多主張先行血管內治療,其主要目的是栓塞或閉塞遠端的滋養動脈、動靜脈交通支和硬膜內靜脈回流的近側部分。目前大多選用溶于造影劑中的聚乙烯乙醇懸液注入滋養動脈根部進行栓塞。但應注意,聚乙烯乙醇治療后局部有較高的再通率,且易使脊髓病...查看更多>>
相關檢查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癥狀1.疼痛是脊髓動靜脈畸形患者最為常見的癥狀,本型亦然。胸腰段背部或臀部的疼痛可能為其主要癥狀,亦可出現神經根性痛。其發生率占本組病例的40%~50%。2.運動障礙在脊髓硬膜動靜脈畸形的患者中。有30%~40%伴有運動功能障礙,其通常為上運動神經元和與腰骶部脊髓相關的下運動神經元的混合性功能障礙。臨床檢查時可以發現臀肌和腓腸肌有萎縮征,且常合并下肢的反射亢進。體力勞動、長時間站...查看更多>>
飲食原則第Ⅰ型脊髓血管畸形手術后食療1、紅棗紅糖煮南瓜[組方]鮮南瓜500g、紅棗20g、紅糖適量。[制法]南瓜去皮,切成小方塊,加入紅棗、紅糖,清水煮熟即可。[用法]佐餐食用,空腹時食用更佳。[適用]術后氣血兩虛、體質虛弱者。2、黑芝麻豆奶[組方]黑芝麻30g、黃豆粉40g。[制法]黑芝麻用微火翻炒至熟,研成細粉備用,將黃豆粉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調拌成稀糊狀,浸泡30分鐘,小火煨煮至沸,用紗布...查看更多>>
早發現,早治療,暫無相關預防資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