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苗是預防性生物制品,打疫苗的根本目的在于激起人類自身的免疫反應,讓免疫系統記住這個病原體,以便于往后遇見時,迅速通過免疫反應來將其消滅,預防、控制傳染病。而淋巴結便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關鍵部位,手臂三角肌體積比較大,和三角肌、腋下淋巴結之間的距離均很相近,屁股上的脂肪組織較多,可能會使部分疫苗難以被全部吸收,對疫苗效果產生影響,所以大多數疫苗都會被打在胳膊上,這樣更有利于抗原傳遞、激活免疫反應。
除了以上疑問,有些人還會發現自己胳膊上有“疫苗印”,這個“疫苗印”一般是打卡介苗后的反應。打了卡介苗3周左右,注射部位會出現紅腫等炎癥反應,紅腫中間軟化后會形成小小的膿包,當膿皰發生破潰,膿液自內而外排出并結痂,痂皮全部脫落后,便會留下一個圓形的疤痕,臨床稱之為卡疤。
但其實,并不是每個人打完疫苗后都會留下“疫苗印”,主要取決于個人體質,比如,有一些小孩打了卡介苗之后,本身的免疫反應就不太大,結下的疤不太明顯,再加上后期年齡增長,疤痕會因此而逐漸變淡、看不清,以致于有些人打了卡介苗胳膊上也沒有卡疤。

提醒大家,如果在接種疫苗當天有發熱、免疫缺陷等情況或急性傳染病,一定要延緩接種疫苗的時間,待身體好轉后再進行補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