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問題知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往往總覺得“放屁”是個不雅或者令人尷尬的行為。其實,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與健康息息相關,下面就來看一看其中的健康問題吧。
放屁太多消化系統(tǒng)出問題
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可主要分為兩大塊:
其一是由于飲食的關系。若人體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如豆制品、花生等,或一些通便的食物,就會在代謝中產生過多的氣體,引起放屁多的現象。特別是豆類食物,因為人體缺乏必要的酶來充分消化豆類中的多糖,因此就會釋放出這個“大規(guī)模的殺傷武器”。如果沒有吃這些食物,而出現放屁過多的現象,則可能是消化系統(tǒng)出了問題,如胃炎、腸炎等。
其二就是口腔做吞咽動作時所咽下去的氣體。尤其是一些吃飯時愛說話的人,就會在吞咽食物的過程中比少說或不說話的人咽下去更多的氣體,所以古人云“食不言”,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放屁太臭當心腸炎和腸癌
一般的屁是不會特別臭的。而屁之所以會臭,其中所含的硫化氫就是“罪魁禍首”。若不是進食大蒜、洋蔥、韭菜等含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或攝入過多的肉食而引起的,放出奇臭無比的屁時,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能是一些腸道炎癥或者胃腸功能障礙而引起的,另外,放屁太臭也是腸癌的一大癥狀。因此,專家提醒:放屁太臭時就更要小心自己的身體。
總不放屁說明腸代謝減慢
有些人會說:“我不放屁總好了吧。”其實不放屁未必是好事,正常放屁的人還要比不放屁的人健康。尤其是人們大魚大肉吃多了,運動量卻少了,整天久坐都會引起便秘、腹脹、腹痛等病癥,從而減少放屁或者干脆就不放屁了。此外,老年人也是不放屁的一大族群。年齡的遞增使得他們的新陳代謝愈漸緩慢,而相對來說,腸蠕動也會更慢。因此,建議大家要盡可能地多吃蔬菜水果,加強運動鍛煉,都可幫助身體排毒。
忍著不放能造成慢性中毒
很多人在公眾場合為了不失體面,寧愿憋紅了臉也絕不松那一口“氣”。在此提醒大家,長期憋屁對人體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有毒氣體不能以簡單的方式釋放,不但增加了身體的負擔,而且還很容易造成機體慢性中毒。像一些清理污水管道或者陰溝的人常會有暈倒的現象,原因就是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硫化氫等有害氣體而導致的中毒。另外,沒有放出的屁會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中,這也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原因之一。
因此,渴望健康和美麗的人們不要讓屁在身體內積聚、吸收,為了健康“還須放屁”,只是要注意在合適的場合。
放屁臭是怎么回事
人為什么會放屁?因為腸子總是在不斷地蠕動著,只要腸蠕動存在,就會有氣體從肛門排出,就會放屁。
為什么消化道會有氣體呢?這是因為人在吃食物時,由于消化道正常菌群的作用,產生了較多的氣體。這些氣體,隨同腸蠕動向下運行,由肛門排出。排出時,由于肛門括約肌的作用,有時還產生響聲。所以,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表現。相反,如果不放屁,或放屁過多過臭,則為一種異常現象。
1.放屁很臭
在眾人面前放臭屁不雅。臭屁有兩種情況,一是大便稀溏,放出來的屁屎臭味很濃,如果大便排出,屁便中止。從這一點來看,“屁是屎頭”是有道理的。二是屁的臭味特別濃,如同臭雞蛋一樣臭不可聞。這是由于進食過多蛋白質類食物,使腸道發(fā)生了食物滯留。滯留的蛋白質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后,產生了胺類,胺就具有這種惡臭味。解決的辦法是減少食量,特別是減少含蛋白質類食物的量。
2.放屁增多
有時放屁過多,與吃了過多的淀粉類食物有關,如市場上出售的甜食、紅薯、土豆等。多吃面食的人放屁也多,這類食物使腸腔產氣過多,導致放屁增多,糞便量加大。此時應當減少淀粉類食物,增加蛋白質、蔬菜類食物,使飲食達到平衡。
如果無屁放出并伴有劇烈的腸絞痛者,必須緊急到醫(yī)院求治,作為急診進行搶救處理。此外,胃穿孔、闌尾炎穿孔形成的腹膜炎,腹部發(fā)硬,觸之劇痛,也可無屁。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因常吃一些產氣的食物,例如地瓜、洋蔥、高麗菜、豆類及其他豆制品,所以會有放屁的情形,另外則有可能罹患 「激躁性大腸癥候群」,此癥臨床上也會有腹痛、腹?jié)q以及放屁等現象產生。在飲食上建議您少量多餐,不要暴飲暴食,吃東西時,宜細嚼慢咽,以免一起吃下太多空氣,而容易產氣的食物也要避免食用。每天喝杯優(yōu)酪乳,有助于改變腸胃道細菌。
總結:放屁雖然是一件讓人尷尬的事情,但正常放屁是可以幫助我們排毒的,如果放屁過多或者放屁過臭、長時間不放屁那可就要當心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一些疾病所導致的,此時好做一做身體健康,避免健康遭受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