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嚴重胸外傷,胸腹聯合傷的救治,急腹癥的診斷及治療,重癥胰腺炎的治療。
向 Ta 提問
郭貫成,外科主任醫師,本科畢業,學士學位,中共黨員,市政協委員。長期以來從事外科臨床一線工作,理論基礎扎實,手術操作嫻熟。能熟練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見手術的操作,熱衷于創傷急救工作及臨床研究。
曾分別赴廣州、北京進修學習。多次參加國內外短期培訓班學習。撰寫并發表醫學論文二十一篇,獲市級科技成果一等獎兩項,2005年獲市優秀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2011年獲贊比亞國家“五一”勞動獎。
展開-
吃干黃花菜中毒的癥狀是什么
干黃花菜吃多了可能會引發多種不良后果,比如導致食物中毒、過敏,瘡瘍腫毒患者服用后會加重病情。 一、食物中毒 新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這一有毒成分,不過新鮮黃花菜經浸泡、曬干制成干黃花菜后,毒性會有所減弱。雖然少量食用一般不會中毒,但大量食用會造成毒素蓄積,進而引發食物中毒現象,具體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 二、過敏 干黃花菜中包含花蕊、花粉等,部分對花粉過敏的人食用后,可能會誘發過敏反應,出現如皮膚瘙癢、皮膚紅腫等狀況,嚴重情況下還會出現喉頭水腫,對生命安全構成威脅。 三、加重病情 干黃花菜屬于發物,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性,瘡瘍腫毒患者服用后可能會使皮膚紅腫、潰瘍、糜爛等癥狀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總之,食用干黃花菜要注意適量,特殊人群更應謹慎,以免引發不良后果。
2025-04-01 22:34:32 -
荷蘭豆沒熟會中毒嗎
荷蘭豆沒熟可能消化不良,需完全煮熟,注意選擇和儲存,不適就醫。 荷蘭豆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K、鉀等。荷蘭豆中含有一些天然的毒素,如凝集素和皂苷等,但這些毒素在一般的烹飪過程中會被破壞,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然而,如果荷蘭豆沒有完全煮熟,其中的凝集素和皂苷等毒素可能會殘留,攝入后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癥狀。此外,如果荷蘭豆在生長過程中受到污染,或者儲存不當導致變質,也可能會含有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食用后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因此,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建議在食用荷蘭豆時將其完全煮熟,以破壞其中的毒素和細菌。同時,要選擇新鮮、無變質的荷蘭豆,并注意儲存方式,避免受到污染。如果食用荷蘭豆后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5-04-01 22:34:31 -
如何預防高溫中暑
高溫中暑可通過如下方式預防:減少室外活動、躲避烈日、補足水分、補充鹽分和礦物質等。 一、減少室外活動:夏日應盡量避免在烈日下出行,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完備的防護措施。比如準備好防曬用具,像涂抹防曬霜、撐起遮陽傘、戴上遮陽帽等,切不可在烈日下長時間行走。 二、躲避烈日:處在高溫環境時,要避免長時間被陽光直曬,避免在烈日下活動,尤其在高溫天氣應盡可能減少外出。 三、補足水分:平日里要多喝水,不能等到感覺口渴了才去喝。同時要多食用水果蔬菜來補充水分。 四、補充鹽分和礦物質等:對于那些無法避免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應當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料,然而酒精性飲料和高糖飲料會導致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溫時不適宜飲用。 總之,做好上述這些方面,能有效預防高溫中暑情況的發生。
2025-04-01 22:34:20 -
中暑患者的處理方法
中暑癥狀可通過一般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處理,以防病情加重。 一、一般治療: 1.需及時遠離高熱環境以改善狀況,同時多喝水來緩解,還要確保呼吸道通暢。 2.短期內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也不要處于高熱環境中。 二、物理治療: 1.可采取冰袋冰敷來緩解不適,也能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加以改善。 2.灌腸方式也可行,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降溫效果。 三、藥物治療: 1.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解暑藥物,如藿香正氣軟膠囊、清暑益氣丸等。 2.若出現抽動情況,可使用地西泮片、氯硝西泮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此外,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如高壓氧、手術等,對身體好轉有幫助。 中暑后治療方法多樣,包括一般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根據具體癥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必要時可結合其他方式,以促進身體恢復。
2025-04-01 22:34:20 -
吃了生豆角中毒治療的方法
豆角中毒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包括輕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可通過一般治療、催吐、洗胃等方法改善。這往往是因為吃豆角時烹飪未完全煮熟,豆角含有的豆素和皂素兩種毒素未經高溫破壞所致。 一、輕度中毒 如果中毒情況不太嚴重,僅出現輕微惡心現象,可通過多喝溫水來改善,這樣能有助于稀釋體內毒素濃度。 二、中度中毒 要是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可能屬于中度中毒。可采用催吐的方法,比如使用勺子按壓舌根部位,以促使胃部里的食物嘔吐出來。同時還需及時給身體補充水分,避免出現脫水情況。 三、重度中毒 若中毒情況較為嚴重,出現暈厥、昏迷等癥狀時,就需要及時前往醫院,通過洗胃的方法進行治療。 總之,吃豆角一旦發生中毒要根據具體癥狀選擇合適的應對方法,不可掉以輕心,以保障身體健康。
2025-04-01 22: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