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口咸
五味(酸、苦、甘、辛、咸)跟臟腑是相對應的,與腎對應的味就是咸味。腎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歸屬是水,咸味五行歸類也屬于水。因此大家以后就要注意了,若是發覺你的口總是咸的,那就是一種腎虛的表現,要去找醫生解決。
莫名感到恐懼
有的病人總無緣無故地恐懼,總覺得害怕,這是與腎虛有關系的。因為在腎的情志那邊,恐是屬于腎的,沒有原因就害怕,那是腎虛、腎氣不充足的表現。
無緣無故總顫栗
很多人無緣無故總愛顫栗,這個栗與前面講的恐懼、畏寒是相關聯的腎虛表現。腎虛的人會比較恐懼,恐懼的人會顫抖,怕冷的人也會顫抖。大家都有體會,冷得不行的時候,身體就會顫抖。所以你
如果老是無緣無故地顫抖,也要注意這就是腎虛的表現。
身上有腐臭味
人體的氣味也可以反映腎虛。如果身體上近感覺到有一種異常的腐朽的氣味,壞了,這個人一定是腎虛了!因為腐的味道屬于腎的味道,五嗅(臊、焦香、腥、腐)里面的腐就是腎的味道。尿毒病的病人身上就是臭的。如果身上發生腐朽的味道,說明這個人腎病很嚴重。
原來自己檢測腎虛有那么多的癥狀,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判斷我們的腎臟是否健康。如果你感覺不舒服,或者是腎虛了就對照一下看看吧!
腎病以虛證為多,按照“虛則補之”的原則,當以補腎為主,但需辨別腎陰虛和腎陽虛,分別采取補養腎陰或溫補腎陽的方法,并掌握陰陽互根規律,予以兼顧。
明代醫學家張景岳認為,兩腎之間為命門,命門主宰兩腎的水火陰陽,“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不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助,而泉源不竭。” 因此,中醫對腎陰虛者宜投甘涼益腎之劑,使虛火降而陰自復,忌用辛燥耗津,苦寒傷陰之品;對腎陽虛者宜用甘溫助陽之品,使沉寒散而陽綱振,忌涼潤、辛散。
對腎病證有如下治法
腎氣虛弱治宜補腎益氣,常用大補元煎加減;腎不納氣治宜固腎攝精,補腎益氣,常用人參胡桃湯、參蛤散加減;腎陰虧虛治宜滋養腎陰,可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加減;腎虛水泛治宜溫腎利水,常以真武湯、濟生腎氣丸加減;腎虛火旺者治宜滋腎(陰)降火,可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加減;腎陽不振治宜溫補腎陽,可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
結語:腎虛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腎虛了自己卻并不知道,自己能及時的判斷腎虛的情況就可以及時的補腎,不用怕腎虛危及我們的健康了,只要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能很好補腎,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