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內容
反應性關節炎是繼發于身體其他部位,如腸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后出現的關節腫脹疼痛的反應。
近年發現,包括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等在內的絕大多數微生物感染后均可引起反應性關節炎,該病多發生于18到40歲之間的青年男性,國外發病率在0.06%到1%,賴特綜合征為經典反應性關節炎中的經典癥狀。
非對稱性大持重關節炎癥,典型的關節炎出現在尿道或腸道感染后1到6周,常急性發作,可伴有肌腱及其附著點的肌腱端病,可有關節外表現,包括心臟炎、咽炎及各種皮膚粘膜病變,全身癥狀常突出,一般在感染后數周出現發熱、體重下降、倦怠無力和大汗,熱型為中至高熱。
( 養生 )
本文由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創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專家: 王旸
發布:2024-12-31
專家: 甘照宇
發布:2025-01-01
專家: 張雅莉
發布:2024-12-31
專家: 張章
發布:2024-12-31
專家: 杜正光
發布: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