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舉,男,主任醫師,教授,心胸外科行政主任,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和博士后工作站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擅長心臟瓣膜手術,冠狀動脈搭橋術,胸部大血管瘤手術及復雜先心病手術。從事心胸血管外科專業臨床工作30年,在心血管疾病的診治方面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在國際上首先成功地開展了改良全腔靜脈-肺動脈連接術治療復雜先心病,在國內率先提出風心病合并巨大左室的概念及手術指征、圍術期處理措施,顯著地提高了危重心臟瓣膜病的外科治療效果。是國內最早開展微創冠狀動脈搭橋術、微創心臟瓣膜手術和胸部大血管Hybrid手術的專家之一。近年來在國際上創新性開展了全胸腔鏡超微創外科治療房顫的手術術式,微創二尖瓣手術同期消融鉗治療合并房顫的術式,兩項技術均取得了優良的效果。至今已完成各類心臟瓣膜手術、冠脈搭橋術(微創和常規搭橋)、胸部大血管瘤手術及先心病手術10000余例,手術成功率達成98%以上,治療效果達國內領先水平。外科手術治療肺部及食管腫瘤2000余例,效果良好。
1984年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軍醫系本科,1987年獲第二軍醫大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第二軍醫大學博士學位。1995年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任教授。2002年獲解放軍總后勤部“科技新星”稱號。2003年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RPA醫院進修心血管外科。2009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立大學心血管中心高級訪問學者。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2013),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獎(金刀獎)獲得者(2013),上海市醫務工會職工科技“創新之星”稱號(2014)。
現任上海市心臟大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胸血管外科分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瓣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介入委員會、公益志愿者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會員,國際心血管外科協會亞洲分會會員。《中國體外循環雜志》、《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編委,《中華全科醫師雜志》、《中華外科雜志》特約編委。
近年來,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參編著作8本。獲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3項,承擔軍隊“十·五”重點課題1項,上海市科委課題4項,教委課題1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已培養博士生8名,碩士生1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