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內容
生活中精神分裂癥病人家屬應該注意什么?
程嘉:家屬首先是要對這個疾病能夠面對這個疾病,因為有很多家屬他有回避的這個現象,明明知道自己家庭成員可能有這個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的一些表現了,但是因為這個社會對精神疾病的一些很多負面的想法,比如說覺得病人是瘋子,或者覺得這個家庭里有精神疾病就是說這家里作孽了,做的什么不好的事了,是報應,有很多負面的想法,他就不敢帶病人積極去就醫,所以家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積極去面對這個患病的這個事實,從這個否認階段能夠走到積極的去想辦法,尋找資源去幫助自己身邊的家人,那這是認知方面的一點。
那么第二點就是能夠堅持規律的就醫,定期到門診來復診,幫助這個患者調整藥物診療方案,這是一點。那么第三點就是,在家中,醫生開的處方,醫囑,能夠監督患者能夠堅持把藥用上,能夠系統治療,這方面也非常重要。
為什么這么說呢,就是說精神分裂癥患者,他很多時候,他感受到自己的癥狀非常真實,他不認為這是病,他認為這些不存在的聲音,他自己感覺到非常真實,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他不認識自己有這個疾病的情況,我們在臨床上是叫自知力,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就是很多患者沒有自知力,所以他不愿意去服藥,拒絕服藥,甚至出現一些藏藥,或者是把藥給他了,當面好像吃了,背后給你吐出去了,有這些情況,所以家屬很重要的要做好監督患者服藥的情況。
那么再有一個就是說,觀察患者服藥以后的這個副作用,比如說患者服藥以后的心率的情況,血壓的情況,我們現在生活中一些簡單的醫療的設施,比如說一個腕表可以測血壓,我們可以摸一摸這個脈搏,這些簡單的醫學方面的常識我們可能要學一學,了解一些患者服藥以后的副反應。
那再有一個,在護理方面要注意的就是,跟患者的溝通,很多家屬在這個得知得病以后,就經常哀聲嘆氣的,對患者,因為他對自己的生活,對工作可能沒有積極的要求了,在一段時間內,生活比較懶散,這時候家屬總是以這種負面的詞語批評、指責,這樣的交流方式。
所以我們在患者跟家屬交流護理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種溝通方式,盡量用這種積極、肯定、鼓勵的言談,來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和積極地看到自己的改善,這方面溝通上要特別注意。
還有一點就是,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它和軀體疾病還是不一樣,比如說患有心臟病,或者是患一些其他的軀體疾病,可能在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少做一些累的家務活,體力活少做,但是我們精神疾病的患者,實際上他并不是說心臟,或者是其他的軀體的臟器器官出現什么異常的情況,相反我們要鼓勵患者投入到生活中去,盡量承擔一些自我照料家庭責任,鼓勵他多做一些這方面的事情,來幫助他回歸社會,融入社會生活。
( 養生 )
本文由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創作,著作權屬于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專家: 姚文靜
發布:2020-08-22
專家: 姚文靜
發布:2020-08-21
專家: 姚文靜
發布:2020-08-20
專家: 姚文靜
發布:2020-08-19
專家: 姚文靜
發布: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