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體抵抗能力較差,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疾病,而像感冒這樣的生病,作為家長治療起來還是得心應手,但是一些無法自己判斷的疾病就需要早日去醫院進行就診。那么,小腸疝氣的癥狀有哪些,今天的中央電視臺中華醫藥邀請了專家陳杰為我們講述,一起看看吧。
本期嘉賓介紹
陳杰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兼普外科(西院區)主任;《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總編輯,北京市職工創新工作室領軍人物,《首都醫科大學期刊聯盟》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全國委員,中醫師協會外科分會疝和腹壁外科醫師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全國疝和腹壁外科培訓基地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全國疝修補培訓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委員,北京醫師協會手術技藝分會委員,國際內鏡疝協會委員,美國疝協會歐洲疝協會和亞太疝協會終身會員,北京市藥監局醫療器械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小腸疝氣
疝氣多是由于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過肥、用力排便、婦女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腹腔內產生負壓,導致腹腔內氣壓增大,迫使腹腔內的游離臟器如:小腸、盲腸、大網膜、膀胱、卵巢、輸卵管等臟器見孔就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孔隙進入另一部位。
疝氣的癥狀主要的是在腹股溝區,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嬰兒多系母親在換尿布時發現,較大的小兒則多于入浴時或健康門診時發現的。引起腫塊出現的誘因是腹壓的上升,常見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還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較年長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誘發腫塊的出現,腫塊可能只見于腹股溝區,有些則會到達陰囊或陰唇。當病兒安靜或睡眠時,則忽隱忽現。腫塊系由腹腔內的器官脫出到疝氣袋所形成,脫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退回去時常會伴有咕嚕咕嚕的雜音,其他如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女性則以卵巢脫出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較硬且多半有壓痛的腫塊。
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之外,有些小孩會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現象,也有些可能會變得易哭、不安等。陰囊疝氣太大則會引起行動的不便。
小腸疝氣治療
小腸疝氣如何治療一
嬰幼兒一歲之內需要觀察,選擇使用疝帶治療,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的話90%以上的小腸疝氣患者可以獲得治愈,不必采取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兒童疝氣可以選擇使用中藥疝氣袋療臍疝帶法治療即可治愈各種腹股溝疝氣和臍疝。
小腸疝氣如何治療二
對于年老體弱或伴有其他嚴重疾病不能做手術的人來說,白天可以在回納疝內容物后,用醫用疝帶阻止疝塊突出。但是長期使用疝帶能夠使疝囊頸經常受到摩擦變的肥厚堅韌而增高疝嵌頓的發病率,并能夠使得疝囊與疝內容物發生粘連,這樣就可能對手術治療造成困難。
小腸疝氣如何治療三
如果發生了疝氣嵌頓就一定要立即就醫治療,請專科醫生做出專業的判斷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
小腸疝氣如何治療四
中藥治療:中藥橘核丸對疝氣導致的腹脹、腹痛、便秘等具有不錯的緩解作用,能夠使疝氣減輕;但是這種藥物的缺點是無法控制疝氣脫出。其他經常使用的中成藥有桔核丸、疝氣內消丸、補中益氣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調,紗布包敷臍部等,這些方法對身體的傷害比較小,副作用幾乎不存在所以比較適用于中老年人。
小腸疝氣如何治療五
中藥疝氣袋臍疝袋療法:能迅速起到溫陽散寒,理氣生肌的效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能夠改善局部肌肉(筋膜)的新陳代謝,能夠促進疝環口周圍肌肉與筋膜的增長,可以有效的加速內環口的閉合,能夠很好的達到治愈的目的。
小腸疝氣如何治療六
手術療法:手術療法有疝修補術、疝補片修補術、疝腹腔鏡修補術三類。疝修補術:通過將缺損周圍組織縫合修補疝環口;疝補片修補術:用一種補片材料覆蓋缺損修補疝環口;疝腹腔鏡修補術:是通過腔鏡完成疝補片修補術。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