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參”,我們往往聯想到人參,認為具有很大的養生滋補功效,同時也會擔憂容易補過了,引起身體的不適。但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參,稱為太子參。使用它調理身體,不容易發生口干舌燥等不適現象。
太子參
在中醫里主要起到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的作用,所以常用于治療脾虛導致的乏力、食欲不振;生病后出現的體虛、陰虛、自汗盜汗、干咳、口干舌燥等。
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偏寒,能補氣又能養陰,而且藥力平和,不容易發生補過了現象,屬于清補的藥材。同時也有媒體報道稱,太子參對淋巴細胞還有刺激作用,可提高免疫力。
太子參雖好,但不知道如何食用,也是一種浪費,下面我們推薦幾種利用太子參做得藥膳或藥膳茶。
1.太子參與浮小麥
采用太子參15g、浮小麥20g,一同煎水代茶飲。
功效:適合陰虛、大病初愈人群出現的自汗盜汗、口干等現象。
2.太子參陳皮茶
采用太子參15g、陳皮3g、紅棗適量。洗凈之后一同放進砂鍋煎水,頻繁飲用。
功效:具有理氣和胃、改善食欲不振等作用。其中陳皮可開胃、暖胃和止吐。
3.黃芪太子參湯
太子參10g、黃芪15g、紅棗5-7個。一同煎水30分鐘,每天睡前或清晨飲用。
功效:具有補氣、潤肺、潤燥、健脾等作用。適經常感冒、免疫力低下人群。
4.太子參燉雞
太子參8-10g,雞一只,好采用柴雞,這樣味道更鮮美??刹捎蒙⑹[、料酒等配料。
一般燉雞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這樣不僅可以保留鮮味,還可以避免更多營養物質的流失。
功效:具有補虛作用,適合產后女性、體虛人群,兒童老人均可食用,尤其在冬季食用,既滿足了冬季進補的養生原則,又可以提高免疫力,補充蛋白質,預防感冒。
5.太子參銀耳粥
采用太子參10g、干銀耳15g,冰糖適量。
將銀耳泡開后,與洗凈的太子參一同放入砂鍋中大火煮開,再小火慢煮,燉至銀耳熟爛,再根據口感進入適量的冰糖即可。
功效:具有養陰潤燥、抗衰等作用,適合陰虛干咳、肺氣虛、氣短乏力、口干舌燥、心悸失眠等人群食用。
此外,太子參還適合與石斛、百合等煮粥食用,同樣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氣虛氣短的作用。
不過,太子參雖然副作用小,但是不適合腎炎、胃炎等人群服用,如果有需要可咨詢醫生后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