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5:前置胎盤
一般懷孕胎盤是位于子宮腔前壁、后壁或頂部位置,而前置胎盤則是胎盤位置太低,覆蓋到子宮頸內口的位置,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型。
1.子宮頸內口完全蓋住:全前置胎盤
2.蓋住一半內口:部分前置胎盤
3.邊緣性前置胎盤:只蓋到一點點內口
前置胎盤常見的臨床表征就是「無痛性出血」。有些孕媽特別容易有前置胎盤的問題,像是年紀大的高齡產婦、多次懷孕、抽煙、多胞胎、曾經有病史、曾做過流產手術造成黏膜部分受傷,或是曾剖腹生產的孕媽。
基本上若有前置胎盤的孕媽咪,可選擇胎兒足月時剖腹生產,不過產后止血需要依賴子宮收縮,但因為前置胎盤問題造成「子宮下段收縮不良」,因此有可能造成產后大出血,醫生在胎盤娩出后,需特別注意胎盤位置的止血,孕媽咪在產后也需特別注意子宮的收縮及惡露量。
原因6: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和臍帶是胎兒與媽咪之間維系生長、提供養分的重要橋梁,而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機率,約75~226個孕媽中會有一個,高危險群集中于高齡產婦、患有子癇前癥、抽煙、曾經有過胎盤早期剝離等等的人。
而胎盤早期剝離顧名思義就是說,胎兒還沒出生,但是胎盤就開始剝離,導致無法順利提供養份、氧氣給胎兒,甚至可能造成胎死腹中、生長遲滯。
胎盤早期剝離的主要癥狀有出血、劇烈的子宮收縮、胎兒的心跳減緩,而且其征兆和癥狀的變異很大,胎死腹中的機率比起一般孕婦多了九倍,早產則多四倍,即使小孩出生,日后生長遲滯的機會比起一般正常小孩也多了兩倍,甚至嬰兒猝死癥的機率也大幅提升,因此胎盤早期剝離的問題必須嚴正重視。
一般而言,由于胎盤剝離可能會危及胎兒生命,所以治療程序較為緊急,醫生表示,必須先評估目前胎兒的狀況,大致有以下兩種狀況:
1.孕媽或胎兒生命情況危急:不論胎兒出生存活與否,都要產出,陰道生產太慢的話,就立即進行剖腹生產。
2.孕媽和胎兒狀況還算穩定:則可先給予安胎藥,減緩子宮收縮,若能順利穩定下來,則安胎至胎兒能存活的周數即可停止安胎;或可施打類固醇,刺激小孩的肺部提早成熟,打完后的48小時即可進行生產。
原因7:植入性胎盤
簡單的說,植入性胎盤就是胎盤不正常的植入子宮壁,在正常的情況下,胎盤和內膜中間有一蛻膜隔開,寶寶出生后胎盤就會順利剝離。
但如果孕媽的子宮壁曾經受傷過,像是曾接受過流產手術或剖腹產,子宮內膜在胚胎著床時,無法產生蛻膜,胎盤直接附著在子宮壁上,這種狀況下胎盤會侵蝕子宮壁,因而導致出血狀況。
植入性胎盤嚴重的情況是會吃穿子宮造成腹腔出血,甚至侵犯到膀胱或腹壁肌肉,危及寶寶和孕媽的生命安全。
因此,若用超音波產檢發現有植入性胎盤問題,無論后采取陰道自然生產或剖腹產,寶寶出生后,有可能在娩出胎盤時發生大量出血,所以生產過程中必須保持高度的戒備。
專家提示
孕期出血是許多媽咪的困擾,媽咪必須了解自己出血的量、時間和顏色,并馬上就診告知醫生,醫生評估后才能協助維持媽咪和胎兒的健康狀態,若需緊急處置也不致延誤時機,面對出血狀況千萬不可置之不理,或者胡亂服藥自行處理,請醫生立即判斷才能對癥下藥。
懷孕的過程中,定期產檢也能事先預防一些潛在的問題,如果提早發現可提早治療,因此產檢的過程中務必把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疑惑記錄下來,醫生可協助解決問題外,孕媽也會比較安心。
總結:懷孕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懷孕時期出現的各種異常癥狀都不能忽視,如果孕媽媽在懷孕期間出現了流血等情況,一定要積極檢查,防止這些癥狀更加嚴重,導致流暢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