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節過度勞損
關節過度勞損是的關節炎發病的一個主要因素,日常生活中如長期從事重體力活,或是關節運動強度超過極限的運動員,由于膝關節長期受到壓迫,關節軟組織比正常人受損情況更加嚴重,因而也就更容易成為關節炎的發病人群。
2.機體過于肥胖
關節炎還喜歡發病與肥胖人群,同樣的,肥胖人群由于本身體重過大,會對下肢造成長期的負荷,因而關節軟組織也會遭到很大的磨損,進而導致關節炎發作。
3.環境過于潮濕
關節炎的發病還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尤其是南方的朋友更容易發病,這是由于南方潮濕的氣候所造成的,長期的潮濕環境容易造成體內氣血運行受阻,骨內血液運行不暢,久而久之便容易出現關節炎的情況。
4.關節受到感染
如以前有出現關節感染的情況,在老年時期也容易出現關節炎的情況,這是由于關節軟骨在之前收到損傷,容易引起繼發性關節炎。
5.遺傳基因控制
關節炎還是一類具有遺傳性的疾病,調查研究顯示,關節炎的發病有家族聚集的傾向,如果父母當中出現關節炎的情況,下一代人出現關節炎的幾率也是比較大的,其中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的一級親屬發病率的概率為11%。
1、蒲公英根適量。搗爛,裝瓶至一半,加滿燒酒,放置10天后可用。每早服1次,每次15-20毫升。
2、茄根24克,枸杞子15克,當歸、松節、人參、鱉甲、龍骨、牛膝、羌活、蠶砂、獨活、防風各6克。共為粗末,用高粱酒500毫升浸泡2周,去渣。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3、桂皮、牛膝、烏藥各15克,松針一把,加180毫升燒酒,泡1周以上。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有效。
4、生半夏、生南星、生川烏、生草烏各30克。加入50%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用之搽患處,每日數次。
5、穿山甲、全蝎、當歸、僵蠶、麻黃、桂枝、牛膝、木瓜、杜仲各6克,川斷、紅花各10克,甘草3克。取烏雞一只去內臟,將上藥放雞腹中,入鍋內煮熟(不放鹽),食肉喝湯。
6、新鮮小薊2份,蓖麻子1份去皮,搗成膏,均勻敷于關節上,厚度約五分硬幣厚,外用塑料薄膜包扎,上蓋毛巾,4小時后關節處發熱,可見米粒及豆粒大小紅色斑疹,微癢。敷藥時間一般夏季4-6小時,春秋季節6-8小時,注意不可敷藥時間過長,以免起水泡。
7、干地黃95克,當歸3克,白金條(即人角楓)須根5克,刺三甲5克。將上藥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約1小時,2次溫服,隔日1劑,治療關節炎有效果。
結語:上文已經為大家介紹了關節炎的癥狀,我們現在對關節炎應該有了一些了解,在平時大家應該及時的預防這種情況的出現,平時要注意休息,及時的進行保暖。一旦發生了關節炎的癥狀,那么應該及時的進行治療,減少疾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