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善生活習慣祛除體內濕氣
1.避開環境的濕氣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吹干頭發;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2.按時睡覺
我們的身體在睡覺的時候會自己調整,晚上12點左右身體的機能會把體內多余的水分通過腎臟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體就不會濕氣重。
3.避開生冷、甜膩食物、酒
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體內環境太濕才是主因。陳偉說,中醫認為脾胃主濕,所以,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另外,酒助濕邪,酒精少碰為好。
4.多用蔥、姜、蒜
蔥、姜、蒜是我們家用普通的幾種調味料,它們在為我們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時,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在春天里,萬物生發,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姜、蒜,而針對體內的濕氣,我們還可以嘗試在家里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癥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于淋雨后預防感冒。
5.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利于調整我們的肺功能,也會讓我們的濕氣消失。因為濕氣會隨著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暢。
玉米
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
冬瓜
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癥。
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適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癥。
鯽魚
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于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癥。
總結:相信大家通過上文的了解已經知道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現濕氣重是哪些癥狀了,在出現這些癥狀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盡快的進行調理,文中就為大家介紹了幾種調理濕氣的方法和去濕氣的食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