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
膝關節滑膜是組成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滑膜細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滑潤,增加關節活動范圍。由于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滑膜,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如不及時消除,則很容易引起關節粘連,影響正常活動。患者會感覺膝關節疼痛、腫脹、壓痛,滑膜有摩擦發澀的聲響。疼痛明顯的特點是當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明顯加重。
4.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這種病癥多見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負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關節會腫脹而疼痛,有時活動關節會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現內翻畸形并伴有內側疼痛。
5.膝關節韌帶損傷
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占絕大多數。以這種損傷為例,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內側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時疼痛加劇,膝內側有腫脹,幾天后會出現瘀斑。膝關節活動會受到限制。
一、走路的姿勢,這是十分重要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特別是下山的時候,有些人喜歡跑著下山,有些人喜歡跳來跳去,這些都是成膝蓋受傷的直接原因。正確的方法是,下山或走較陡的山路時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重心移過去,這樣造成的沖擊性會比站直跑和跳下去的姿勢減少幾倍或十幾倍。特別是負重時更應該注意這種行走姿勢,要不然過不了多久你的膝蓋就會向你提出抗議。
二、正確對待科學的負重,過量的負重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主要的傷害是腳膝關節和腰等。大至就是負重不要超過人體體重的三分之一,路程較長的不要超過人體的四分之一。具體情況要視個人的自身情況而定,不要用教條的形式去理解。長時間的徒步負重要盡量減少,要作適當的休息,可以配用護膝和登山杖。
三、平時多做一些體能上的訓練,特別是腳部的鍛練,一定要循續漸進。個人覺得太極拳的步法對膝蓋的鍛練有較好的效果,在行走時可以使步法更輕盈。
四、為保護你的膝蓋盡量用平和的心態去,盡量避免沒必要的比猛斗快。也沒有必要去做猛驢,非要背得比別人的背包更重。
總結:在生活中如果出現膝蓋疼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上文中為你介紹的治療方法來進行治療,當然文中也跟大家講述了哪些原因會引起膝蓋疼,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學會如何預防這樣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