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為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后再按其前述的起病急緩、臨床表現、血象、骨髓象及病程長短分為急性型與慢性型。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與護理
(1)一般護理:①執(zhí)行造血系統疾病護理常規(guī)。
?、诩毙园l(fā)作期,應臥床休息。
③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及易消化飲食,避免進食較硬的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誘發(fā)消化道出血。有消化道出血時,應根據情況給予禁食,或進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況好轉,方可逐步改為少渣半流、軟飯、普食等。禁酒。
④心理護理上注意使病人保持鎮(zhèn)靜,避免情緒過度緊張而激發(fā)或加重出血,必要時可給予鎮(zhèn)靜劑。
⑤加強必要的防護,避免創(chuàng)傷而引起出血。衣服應柔軟、寬松,以免加重皮膚紫癜。
?、捱M行醫(yī)療技術操作時,動作要輕柔。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或穿刺及肌肉注射。必須注射時,局部應加壓止血,以免形成皮下血腫。注意禁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藥物,如潘生丁、阿斯匹林、右旋糖酐等,忌用一切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的藥物,如磺胺炎、解熱止痛藥、奎寧、奎尼丁、氯丙嗪、地高辛等。
?、呙芮杏^察病情變化,特別對急性型與慢性型發(fā)作期的病人應隨時注意皮膚粘膜、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出血傾向。如有大量出血時,應及時對癥處理與通知醫(yī)師,并做好搶救準備。應有專人護理,定時測量與記錄血壓、脈搏、呼吸。有休克時,執(zhí)行休克護理常規(guī)。
⑧春、夏之際易發(fā)本病,病人出院時應囑其注意避免受涼、感冒,以免誘發(fā)發(fā)作。(2)癥狀處理:①口腔粘膜與齒齦出血。加強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定時以復方硼酸溶液漱口。齒齦及舌體易出現血泡。小血泡一般無須處理,大的影響進食的血泡,可用無菌空針抽吸積血,局部以紗布卷加壓至出血停止。
②鼻衄。執(zhí)行造血系統疾病護理常規(guī)中有關部分。
③消化道出血。注意觀察記錄病人腹痛、惡心、嘔吐次數、嘔吐物及大便顏色、性狀。特別注意定時測血壓、脈搏、呼吸,觀察神志變化等情況。及時發(fā)現出血性休克的早期表現,通知并配合醫(yī)師搶救,并做好輸血的準備工作。嘔血量大時,應及時通知醫(yī)師和病人家屬,并陪伴在旁,用盆接血,并行之有效時地用紗布擦凈口唇。注意使病人頭側向一側,以免因突然嘔血被嗆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大嘔血病人口腔腥嗅,嘔血停止后必須給病人漱口,并加強口腔護理,以免引起口腔及肺部并發(fā)癥。
?、茱B內出血。嚴密觀察與顱內出血有關的劇烈頭痛、嘔吐、視物模糊、頸項強直、意識障礙等表現,如有,則及時通知醫(yī)師,頭部給予冷敷,建立靜脈通道,并做好搶救準備。
(3)治療護理:①糖皮質激素。做為急性發(fā)作期的首選藥物,對控制出血效果為明顯。較大劑量可提高血小板數量。其作用機理為減少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抗體產生和抗原抗體反應、抑制網狀內皮系統特別是脾臟中巨噬細胞對血小板的吞噬破壞作用。臨床上常用強的松每天30~60mg,急性型出血嚴重者可加大劑量,待血小板恢復正常3~4周后每周減量5mg,并以使血小板計數保持正常的小劑量維持治療3~6個月。治療中注意觀察糖皮質激素可能所致的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感染、水電解質紊亂與柯興氏綜合征等副作用,預先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以求得配合。并注意給代鹽低鈉飲食,定期測量血壓及體重。(4)飲食護理食物主要以高蛋白、高維生素和易消化的東西才行,防止吃粗硬食物和油炸或有刺激性的東西,避免容易帶來口腔血泡甚至引發(fā)消化道出血。多吃些含維生素的東西。在消化道出血時,更要留意飲食調節(jié),要依據狀況給予禁食,或進流食或冷流食,出血狀況好轉,方可逐步改為少渣半流、軟飯、普食等。同時要禁酒。
結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的一些癥狀以及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的一些治療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了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的護理原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