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左心室特別擴大,提示可能為巨大高位缺損合并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肺動脈段膨隆,肺門和肺內血管影增粗,主動脈影相對較小,晚期病例,肺血管阻力明顯增高,肺動脈高壓嚴重者,心影反見變小,主要示右心室增大,或合并右心房擴大,突出的表現是肺動脈段明顯膨大,肺門血管影亦擴大,而肺野血管影接近正常或反較細小。
右心導管檢查
測定和對比右側心腔的血氧含量,如右心室較右心房高出1.0容積%,說明心室水平有左至右分流;分流量較少的小口徑缺損,或缺損口徑雖不算小,但已有明顯的肺動脈高壓致使左向右分流量減少者,右室/右房血氧差常不足1.0容積%。
疑有此種情況時,應加作吸氫試驗,對比觀察右側心腔各處氫離子曲線出現的時間,如右室較右房明顯超前出現,說明心室水平有左至右分流;嚴重肺動脈高壓,心室水平呈雙向或反向分流者。
右室,右房間已無血氧差,可從同期測定的體動脈血氧飽和度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加以驗證,測定右側心腔(特別是連續測定肺動脈和右心室)壓力,若右室壓力明顯超出肺動脈壓,根據其壓力曲線特征,可瓣明其合并右心室流出道或/和肺動脈瓣狹窄的情況。
一般按肺動脈壓與體動脈壓的比值判定肺動脈壓升高的程度,<40%者為輕度,40~70%者為中度,>70%者為重度,根據肺動脈壓力與心排血指數,換算出肺血管阻力,有助于手術時機的選擇和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的判定,測算肺循環與體循環血流量及二者的比值,一般以<1.3為低分流量,1.3~2.0為中分流量,>2.0為高分流量。
心血管造影
逆行性插管至主動脈根部,加壓注入造影劑,可判斷是否伴有主動脈瓣脫垂(關閉不全);導管插入左心室作造影,可判明室間隔缺損的部位,口徑以及是否合并左心室流出道狹窄等。
心室間隔缺損的治療方法
肺動脈環束術
方法為以寬3~4mm的Teflon帶條,環繞肺總動脈中段1周,收緊帶條并將其兩端相互縫連,其松緊度以環束遠段肺動脈壓力低于體動脈壓力的50%為度,借以增加右室壓力,減少經室間隔缺損的左向右分流量,作為過渡性手術,以避免嬰兒期大口徑缺損直視修補手術的高死亡率。待1~2年后,再擇機施行缺損修補術。
室間隔缺損修補術
原則上,室間隔缺損確診之后,除有禁忌證(見下述)之外,應擇期手術,縫合或修補缺損,以避免發生細菌性心內膜炎、影響發育和正常生活、甚至喪失手術時機。 小口徑缺損有自行閉合可能,嬰幼兒期暫緩手術;中、小口徑缺損病理生理影響不著,以在學齡前手術為宜。
心臟切口
一般而論,不論何種類型的室間隔缺損,均可通過右心室切口完成缺損修補術。為盡可能減少切口對右室功能的影響,切口宜做在右心室流出道前壁,依照該處附近冠狀血管的分布情況,分別采用縱切口、橫切口或斜切口,在能滿足心內操作的情況下,盡量做短切口,如需延長,盡可能延向肺動脈瓣環下方,而少涉及右心室體部。
結語:這種疾病是先天性疾病,沒有辦法提前預知和預防,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活下去的資本,當然了,我們可以通過手術的治療方式,手術后一般可以達到和正常人無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