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
首先應做好嬰兒喂養指導。母乳中鐵雖不夠,但其吸收較好。如不能用母乳喂養時,應選用強化鐵配方奶喂養。或及早在食物中加鐵,呼吁食品部門,進行工業化生產,制造強化鐵的嬰幼兒食品,可在牛奶、谷類、面粉中加入硫酸亞鐵。如在1000ml牛奶中加硫酸亞鐵0.06g等于純鐵12mg,就能滿足嬰兒的需要。鐵的吸收若按10%計算,則小兒時期的推薦供給量為10~15mg/日,青春期女孩為18mg/日。
關于加用強化鐵的飲食,足月兒從4~6個月開始(不晚于6個月),早產嬰及低體重兒從3個月開始。簡單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輔食中加硫酸亞鐵。對母乳喂養兒每日加1~2次含鐵谷類。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亞鐵滴劑,足月兒純鐵用量不超過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產兒不超過2mg/kg?d。每日大總劑量為15mg,在家庭使用多不超聲1個月,以免發生鐵中毒。
人工喂養兒在6個月以后,若喂不加鐵的牛奶,總量不可超過750ml,否則就擠掉了含鐵飲食的入量。
對于兒童與成人,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鐵13~16mg。我國農村以谷類、淀粉類飲食為主,有些地方鉤蟲病流行,必須引起重視,同時應注意盡量增加動物飲食,因即使在谷類中加鐵,其吸收量亦不如動物食品。
做好健康檢查工作,定期進行貧血普查,以便早期治療輕癥病兒。對于血紅蛋白在110g/L的正常低限的嬰兒,亦應給予鐵劑3mg/kg?d,共服3個月。實驗證明,其中部分嬰兒應用鐵劑后血紅蛋白輕度上升,說明這類嬰兒中亦有存在輕度缺鐵現象的,必須及糾正。
預后良好,經用鐵劑治療,一般皆可痊愈,若能改善飲食,去除病因,極少復發。對于極重癥患者,有時因搶救不及時,可能造成死亡。合并嚴重感染及消化不良常為致命的原因。對于治療較晚的病兒,貧血雖然完全恢復,但形體發育、智力發育都將受到影響。
1、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
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有三種可能的原因:
第一種是造血的原料缺乏,造血功能下降。造血原料主要包括鐵、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及蛋白質。如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第二種是造血工廠——骨髓,本身癱瘓、停產了,如骨髓因感染、中毒、放射線破壞,或被其他細胞如腫瘤細胞占據等。
第二種特殊的貧血叫做“嬰兒生理性貧血”,它是嬰兒出生后2-3個月發生的一種正常生理變化所引起的短暫性貧血狀態(詳見“嬰兒生理性貧血”),不是病態,所以稱為生理性貧血。
第三種是調節紅細胞生成的因素缺乏,如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等。這類貧血中常見的類型有: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性巨幼紅細胞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性貧血、鉛中毒性貧血以及腫瘤引起的貧血等。
結語:生活當中紅細胞偏低是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的,那么紅細胞偏低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預防和治療紅細胞偏低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