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社會條件再好,我們也無法避免疾病的存在,對于家長們來說,孩子的健康是他們關心的事情,但是日常生活中,兒童腦癱的現象還是經常存在的。那么,兒童腦癱癥狀有哪些?本期的飲食養生匯全集邀請專家劉書勤來為我們講解,一起看看她是怎么說的!
本期嘉賓介紹
劉書勤
女,現任北京京軍醫院(腦癱疾病)主任。
畢業后一直從事于腦癱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曾治療過眾多的腦癱患兒,在腦癱診療領域享有較高聲譽。擅治治療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缺氧性腦病、腦發育不良、腦癱的早期診斷及治療,特別擅長智力低下和語言障礙的康復治療,尤其是對語言發育遲緩和構音障礙患兒的語言康復!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兒童腦癱癥狀
運動障礙
腦癱兒童的運動能力低于同年齡的正常孩子,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礙程度輕的只是手、腳動作稍顯得不靈活或笨拙,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姿勢障礙
腦癱兒童身體的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在運動時或靜止時姿勢別扭,左右兩側不對稱,有些嚴重的病例頭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處于豎直正中位置,而是習慣于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后搖晃。
智力障礙
在所有的腦癱兒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約有1/4,智力輕度、中度不足的約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約占有一席之地。
語言障礙
大多數的腦癱兒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有的表現為語言表達困難或構語困難,有的表現為發音不清或口吃,有的還表現為失語癥,即能理解別人的語言,但自己無法講話,這種情況尤其以手中徐動型的腦癱占比例為大。
視、聽覺障礙
不少腦癱兒童伴有近視或斜視,其中以內斜視為多見,聽力減退以徐動型腦癱較為多見。腦癱兒童往往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存在困難。
生長發育障礙
一部分輕型腦癱兒童生長發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但大多數的腦癱兒童都比同年齡的正常孩子個子長得矮小,生長發育顯得落后。
牙齒發育障礙
腦癱兒童牙齒多數發育不良,牙齒質地疏松、易蛀,各種牙病的發生率較正常孩子為高。
口、面功能障礙
一部分腦癱兒童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均出現明顯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從而導致孩子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
情緒和行為障礙
不少腦癱兒童特別是手足徐動型和孩子性格比較固執、任性,情緒波動變化大,善感受易怒,有的甚至孤僻,不合群。異常行為表現為
1)強迫行為:自己強制自己作某一動作。
2)自傷行為:自己打自己或用頭不停地撞墻。
3)侵襲行為:歐打他人,但較少見。
癲癇
約有39%---50%的腦癱兒童由于大腦內的固定病灶而誘發癲癇,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癲癇的發生率尤其突出。
1、運動療法
腦癱病兒的臨床分型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調性的訓練。
2、作業療法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
作業療法更側重于上肢機能和日常生活動作的掌握及智能的提高,其方法是通過游戲和作業活動使患兒在無意中進行身體協調運動,從而達到生活上自理的目標,病兒通過作業療法可獲得動作能力,并可預防由運動機能發育障礙所繼發的感覺障礙和促進全身心的發育,實際上是一種生存能力的學習與掌握。
3、理學療法
腦癱患兒進行理療,如冷熱敷等。主要目的是調節功能,緩解痙攣,刺激低下的肌張力,促進循環,維持和擴大關節活動度,增加肌力,從而改善平衡和步態。,根據家庭條件和小兒病情需要做出選擇。
4、使用矯形器具
腦癱患兒的訓練中,支具的應用很重要,如年幼的痙攣性腦癱患兒,因其下肢小腿后側肌群痙攣,使足后跟不能落地、踝關節不穩定、扁平足也較多見,可使用足踝矯形支具,究竟選用何種矯形器,好到專科醫院請矯形師檢查病人后再作決定。
5、合并癥的治療
合并癥癲癇者需控制癲癇的發作,并根據患兒情況矯治視覺、聽覺、語言方面功能障礙,改善和發展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