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中醫治病方法,很多人身體不舒服時候,就會選擇拔罐來改善,那么,拔罐治病真的有效果嗎?相信大家都會有這個煩惱,今天的節目就為大家一起講解,相信通過視頻的內容,大家自然就會明白了。
本期嘉賓介紹
男,副主任技師,就賣于湖北中醫學院,大專學歷,從醫三十余年,中國康復學會委員,省康復醫學會、康復治療學會、預防醫學會、足反射專業委員會常委、省物理康復學會委員,發表了多篇本專業論文及專著,并獲得多項科研成果。手法獨特,稱為中噢手法,且治療方法多樣,擅長用各種物理康復技術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變、中風后遺癥、各種功能障礙及周圍神經損傷等疾病。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拔罐治病真的有效果嗎
拔火罐在現代醫學中屬于“替代療法”的范疇。所謂替代療法,就是基于歷史和文化傳統產生的,而并非經過科學方法驗證其有效性的治療方法。它作為中醫的傳統療法,以杯罐為工具,借火排除杯罐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容器吸附于皮膚的這種方法,來解決人體局部疼痛的問題。
“拔”火罐對人體起到怎樣的作用?
拔罐過程中,火罐中的氧氣被燃著的酒精棉耗盡,罐內相對于外界氣壓減小,火罐內外就會形成負壓,使得皮膚被吸入罐中。也正是這個“吸力”對人體產生了主要作用,所以由此產生了拔火罐作用機理的相關假說。
起到調節人體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拔火罐的“吸力”使皮下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破裂出血。血液中的成分崩解、破壞,紅細胞,白細胞等物質釋放入組織間隙,即出現自身溶血現象,產生淤血,這對于機體局部的免疫細胞是一種良性刺激。
起到調節血管舒縮功能的作用。拔罐的負壓作用于皮膚,牽拉了皮下的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能引起了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起到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情況。
起到了加速皮膚呼吸的作用。因為人體表皮本身有一定的呼吸作用,拔火罐的負壓可以加大這種呼吸作用,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
火罐當然與“火”有關,能夠對人體起到溫熱作用。火具有溫熱,溫煦的作用,留在罐內的余熱可助溫通氣血,祛除寒邪。拔罐局部的溫熱作用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增加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細胞的吞噬能力,造成了局部輕微的炎癥反應,以應對外界的不良刺激。
然而,因為現代醫學發展得并不完美,有很多臨床癥狀目前還不能通過醫學手段進行處理,并且拔火罐這類替代療法深受當地傳統文化的影響,其原理無法被現代科學所解釋。加之這些假說本身也比較籠統模糊,按摩和熱敷同樣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使其“排出毒素”、“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等效果更是無從證實。所以,目前拔火罐只作為某些疾病的補充治療以及物理康復手段,也有人把拔火罐作為一種放松和保健的方法,而非將其作為一種治療方式。
“拔”火罐會在人體留下罐印和水皰
拔火罐部位皮膚出現的紫紅難道真的是“毒素”嗎?其實,這些紫紅色的罐印是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后,血紅蛋白在真皮中顯現出來的顏色。
我們皮膚中的真皮結構里密布著毛細血管,當有負壓作用于皮膚上時,毛細血管內外產生了壓力差,毛細血管便會擴張,這時皮膚表現為潮紅。負壓作用非常強大或者毛細血管管壁彈性下降時,毛細血管便會發生破裂出血,血紅蛋白滲入真皮,我們便會在皮膚上看到鮮紅到紫紅的罐印。拔罐局部同時也可有短期的腫脹,這是由于負壓造成的局部組織液過多所致,這些腫脹和罐印通常會在幾天后消失。
當拔罐時如果留罐時間過長,局部組織液漏出過多,便會在皮膚上出現水皰,如果負壓作用造成的毛細血管破裂后出血較多,也可能形成血皰。直徑較小或散在的水皰可不用處理,待其自行吸收即可;如水皰較大,水皰個數較多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抑制狀態者,應抽去皰液,消毒包扎,以防止局部感染。
火罐究竟是“拔”好還是“不拔”好呢?
拔火罐算不上一種治療行為,只能列入放松和保健的范疇,所以大家在出現疼痛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查找病因,從疾病源頭上選擇治療方式,切忌諱疾忌醫自行選擇土方法進行治療。
其次,即使是嚴格操作的拔罐,也可能導致皮膚的損傷,比如起水皰等情況。水皰破裂后如處理不當容易繼發局部皮膚的感染。孕婦、年老體弱以及心臟病患者、皮膚病患者,有凝血障礙的人要盡量避免拔罐。
此外,老尚認為,拔火罐也并不是完全安全的行為。因為拔火罐是個技術活,每年因為不正確操作導致皮膚燒傷的案例也有七八個。所以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就算需要火罐治療也應該到正規的地方去做,盡量避免自己及家人進行DIY操作。
老尚結語,拔火罐不是一種治療手段,但可以作為放松和保健的方式進行使用,出現癥狀首先要辨別是不是疾病,再選擇相應方式進行處理。并且,即便是用拔火罐放松也要選擇正規手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拔罐能治哪些病
拔火罐常用于治療腰背痛、頸肩痛、風濕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和更年期綜合征等。但趙主任認為,在家里拔火罐只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病情比較嚴重的好還是到醫院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趙主任接著介紹了幾種家庭拔火罐治療常見病的方法。
腰痛:在腰部痛處和委中穴(腿彎正中)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
肩周炎:在肩部疼痛的地方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
落枕:在患側脖子和背部,尋找壓痛點,拔罐10分鐘左右。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