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現代人的高發疾病,很多年輕白領由于頸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變,頸部肌肉出現慢性勞損而患上了頸椎病,而且很多人都屬于低頭族,他們24小時手機不離身,那么手機不離身有何隱患呢,對頸椎有什么傷害嗎,下面隨著飲食養生匯欄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手機不離身有何隱患
“因為從電磁波影響生物體細胞的活性來說,手機會超過其他輻射千萬倍”。 輻射悄悄進入我們的身體 “使用手機打電話時,人的眼球就相當于一個接收天線,有多少吸收多少。”
“微波輻射造成熱效應,破壞了腦部細胞,相當于把腦部部分‘煮熟了’。” 為了避免手機輻射,使用手機的人在手機撥號發射時不要急于靠近耳部,當與對話方接通后再靠近耳旁,以減少手機在上網發射瞬間所產生的高強度電磁波輻射。
要盡可能減少手機的使用頻率,在有座機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座式電話機;好是使用帶有屏蔽線的手機專用耳機;好不要將手機放在胸前口袋里,或者掛在腰間。
低頭給頸椎帶來怎樣的負擔
低頭玩手機,可能讓頸椎承受多達60磅(約27公斤)的重壓,比一個7歲小孩還重。長期如此,不僅會頸椎彎曲,還會導致頸椎病、視力不佳、心情抑郁等情況發生。
“毫不夸張地說,一個成人的頭的重量和一個十幾斤的大西瓜差不多重,在靜態環境下,人就好像是頂著一個大西瓜,如果再算上低頭的角度,‘低頭族’的頸椎確實可能承受這么重的重量。”
正常情況控制頸椎四個方向的肌群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當長期反復低頭使頭顱重心前移時,頸后肌群因需牽拉前移頭顱而過度負荷,肌肉平衡狀態被打破發生慢性勞損,久之頸椎曲度改變失穩便產生了頸椎病。
有些人低頭看手機久了覺得視力模糊,以為是光線或看屏幕太久等原因,殊不知問題就出在頸椎上。
因為頸椎病分為很多類型,其中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就會使人感覺眼脹、干澀或多淚視物不清;耳鳴、耳堵、聽力下降;鼻塞、“過敏性鼻炎”,咽部異物感、口干、聲帶疲勞等;味覺改變等。椎動脈型頸椎病會引起偏頭痛,記憶力下降,頭昏失眠,嚴重還會使人產生抑郁的情緒。
1.熱敷
艾葉一把、米醋四兩,加水適量,煮沸約10分鐘,加白酒二兩,攪拌均勻,將毛巾浸透,熱敷頸后、肩、背部肌肉,按壓有明顯酸痛、緊張之處,熱敷以熱而不燙為宜,一日一次或兩次。天涼時可把上次藥水加熱后再加酒二兩即可,第三次需換藥;天熱時需一次一換藥,熱敷一周或至癥狀消失。
2.做頸部“米字操”
頭部緩慢地按書寫筆劃在空中畫“米”字,或做頭部的環繞運動,順時針轉一圈,逆時針再轉一圈。保健操不僅可以使肌肉放松,還可以起到加快氣血運行的作用,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重要的是可以理筋整復、松解粘連、解除痙攣。但是有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的人做保健操要謹慎,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做舉頭動作
頸椎病高危人群應多花點時間讓頭部處在“舉頭望明月”的姿勢,有助于消除長時間“低頭思故鄉”所造成的頸椎疲勞。因為“舉頭”的姿勢恰好與“低頭”的姿勢相反,對頸椎可起到舒緩的作用,使頸椎緊張獲得適度的松懈。也可以睡覺時不使用枕頭,平躺在床上,和“舉頭”的道理是一樣的,每晚入睡前無枕仰臥1到2個小時(不宜太久),有助于防止頸椎病的發生,對剛患上頸椎病的人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4.按摩
抬起右手,彎曲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屈曲,由上到下、由輕到重在右側頸部拿捏3~5遍;然后用另一只手在另一側頸部同樣做一遍;再分別用左、右手拿捏右側、左側頸肩部3~5遍。
本期嘉賓介紹
北京大學積水潭醫院副主任醫師,博士。專業特長是頸、胸、腰椎各類骨折,頸椎病,后縱韌帶骨化癥,胸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脊柱畸形等。
996年8月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住院醫師。2001年,擔任脊柱外科住院總醫師,2002年起任脊柱外科主治醫師,2008年起任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
2005年獲得衛生部及日中醫學會授予的笹川獎學金,公派赴日本獨協醫科大學附屬病院研修工作一年,進行脊柱外科領域的研究。多次赴歐美和韓國交流訪問。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