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氣候變化無常,早晚與日間晝夜溫差懸殊。此時如果衣著不合適,就很容易得病。可是什么才是春捂的正確做法呢?春捂的好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隨著北京臺養生堂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春捂要掌握分寸,當冬季向春季轉換時,不能急于一下子脫掉衣物,而應一件一件地脫。此外,春捂不僅指不要過早脫冬衣,還意味著不要過于封閉,束身內衣,緊腿褲之類的服飾,在春天尤其不提倡。春天是一個舒張、開放、宣泄的季節,人應當無拘無束。在春天的早上,不妨多梳頭、按摩頭皮,外出游玩,感受身心的放松和愉悅。
春捂的正確做法
一、把握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捂的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再晚便是雨后送傘了。
二、把握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三、注意溫差,日夜溫差大于8℃是捂的信號
春天的氣溫,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涌動,“花開又被風吹落”,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你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日夜溫差大于8℃時是該捂的信號。
四、持續時間,7~14天恰到好處
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而減得太快,就可能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因為你沒捂到位。怎樣才算到位?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減得過快有可能凍出病來。
春季春捂的好處有哪些
1、春捂可以調節人體的恒定溫度
一般來說,人體的體溫應該維持在37℃才是健康的,如果在春季過早的脫掉厚衣物就容易感受到外界的風邪,導致體溫的下降,從而誘發疾病,而春捂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維持體溫。
2、春捂能抵御風寒抗疾病
春季是一個疾病的高發季節,這是因為春季氣溫回升,很多朋友會脫下厚外套等御寒衣服,這個時候風邪就容易入侵身體引起疾病,而春捂可以幫助人們抵抗風寒預防疾病,所以春季需要適當春捂。
3、春捂能讓你更快適應季節變化
在春季,當我們遇到寒流以及冷空氣的時候,回升的氣溫就會驟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沒有春捂的話就難適應氣溫的變化,甚至會感染上疾病。
本期嘉賓介紹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1998—2000年在英國倫敦中薩大學(Middlesex University)任教;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保健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普)評審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評獎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殘聯中醫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翻譯學會全國常務委員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