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大家一點也不陌生的疾病,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患上了糖尿病,這和自身的飲食是有一定關系的,在生活中糖尿病的誤區有哪些呢,什么原因導致血糖忽高忽低呢,下面隨著北京衛視養生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為什么糖尿病人的胰島功能需要盡早挽救呢
楊主任介紹,一份來自英國的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初期診斷時胰島功能已經下降了50%。如果治療不當,胰島功能會迅速下降,14年后,胰島功能就下降到0。而更嚴峻的數據是,我國初診斷糖尿病患者的胰島損失,基本是在60-70%。
如何盡早挽救胰島功能衰退
楊主任介紹特別是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還要認清胰島素與飲食和運動的關系。一端是胰島素,另一端是飲食與運動,這三者需保持平衡。
在注射胰島素劑量不變的情況下,進食過少或運動過多,胰島素的作用就過強,容易發生低血糖;而進食過多或運動過少,胰島素作用就不夠,又會發生高血糖。
導致血糖忽高忽低的因素
1.用藥依從性不佳
無論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擅自減量、停用或更換品種,可致血糖迅速升高;擅自增量、增加次數如重復用藥或另添品種,可致血糖過于降低。
2.飲食常規打亂
如親友相聚,暴飲暴食,可致血糖驟升;而因故停止進食,饑腸轆轆,可致血糖不斷下降。
3.運動不當
整天枯坐斗室,吃得多、動得少,熱量蓄積,血糖可以上升;運動強度太大、運動時間太長,血糖可以降低。
4.生活不規律
如加班加點,熬夜、失眠,次日血糖容易反彈性升高;長久勞逸不均、疲憊不堪,血糖又會降低。
5.氣候變化
寒潮侵襲,體內腎上腺素大量釋放、肝糖原輸出增加,血糖因而升高;炎暑季節,人體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加大,血糖可以偏低。
高血糖的誤區
少吃一頓就少一頓藥
有時糖友為了控制好血糖就自作主張少吃一頓飯,特別是早餐。因為這樣可以少吃一顆藥,其實這個做法相當不可取。吃藥不僅是為了對抗進食導致的高血糖,還為了降低體內代謝和其他激素所致的高血糖,此外,不按時吃飯也容易誘發餐前低血糖。
而且一頓不吃或少吃,有時會導致下一頓食量的增大,引起血糖較大幅度的波動,更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按時、有規律地用藥和吃飯對糖友來說都非常重要。
吃多了加藥就行
人在饑餓時都會胃口大增,糖友也不例外。有的糖友覺得,只要把原來服用的降糖藥加大劑量就可以把多吃的熱量抵消掉。而事實上這樣做不但影響了平日飲食控制的效果,而且還加重了胰島的負擔,進而增加了低血糖及藥物的毒副作用發生的可能。對于病情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有部分糖友三餐控制一直較為理想,但由于饑餓或者其他原因有吃零食的習慣,如花生、瓜子、各類休閑食品等,雖然在三餐間吃些零食有助于防止低血糖的發生。但很多零食含油脂量或熱量偏高,任意食用會導致總熱量超標,從而破壞了飲食的控制,對病情不利。
本期嘉賓介紹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后導師。現任中日友好醫院大內科主任,內分泌代謝病中心主任。國內的內分泌專家,擅長治療內分泌疑難病包括垂體病、甲狀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特別在糖尿病領域有較深的造詣。主要從事中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疾病的發病狀況及發病因素的研究,同時專注脂毒性對糖尿病發病機制的基礎研究。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