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一種或多種脂質高于正常稱為高血脂癥,但是有時候我們去醫院檢查,發現并沒有顯示是高血脂,所以就會單方面的認為自己并沒有高血脂癥狀,今天養生堂官網給大家講解一下如何辨清血脂的誤區,一起來看視頻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辨清血脂的誤區
誤區一:高血脂僅僅是甘油三酯高
很多人認為,之所以會患上高血脂,是因為平時“油水”攝入過多。其實不然,血脂是指人體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和類脂(磷脂、糖脂、固脂、類固醇)的總稱,其中主要成分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高血脂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不單單是體內甘油三酯高引起的。
誤區二:瘦人不會得高血脂癥
在人們的印象中,一提到高血脂腦海中便會浮現出肥胖兩個字,似乎高血脂只是胖人的專利,瘦子不可能患上高血脂,這種看法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高血脂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高血脂與遺傳、飲食及血液中缺乏負離子有關,而繼發性高血脂則是由其它中間原發性疾病所引起的,如:糖尿病、肝病、甲狀腺疾病、肥胖癥等。因此,體形瘦的人不一定能對高血脂免疫。
誤區三:化驗單上無“箭頭”就正常
很多高血脂患者在體檢時,格外注意體檢結果中的膽固醇指標,只要化驗單上沒有發現“箭頭”便覺得自己安然無恙了。其實,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正常值和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的患者是不一樣的,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正常值應低于血脂化驗單上的參考值。
誤區四:沒有明顯的癥狀就不需要治療預防
由于高血脂沒有什么明顯癥狀,以致于很多高血脂患者經常會忽視它的存在,而不前往醫院進行治療和調理。事實上,高血脂是危及心腦血管的“慢性殺手”,大量研究表明,如果高血脂長期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引發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為了預防上述疾病的發生,老年人一定要高度重視高血脂的危害,做到積極預防和治療。
誤區五: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據研究表明,體內血脂過低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因為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身體健康。
誤區六:夏季飲食清淡就即停降脂藥
不少人認為,夏季天氣炎熱,飲食比較清淡,所以血脂就不會升高,也就沒有必要再服用降脂藥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服用降脂藥不僅僅是為了降低體內的血脂,還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和穩定斑塊的作用。
據大量臨床研究表明,長期服用降脂藥可以使動脈粥樣硬化的板塊體積縮小。調脂、降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調理或治療期間除了要調整飲食和增強運動外,降脂藥物的增減應該聽取醫生的意見,不要隨意停藥。
高血脂高危害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高血脂癥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因素。
此外,高血脂癥也是促進高血壓、糖耐量異常、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高血脂癥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膽石癥、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癥。
哪些人易患高血脂
有高血脂家族史者;體型肥胖者;中老年人;長期高糖飲食者;絕經后婦女;長期吸煙、酗酒者;習慣于靜坐的人;生活無規律、情緒易激動、精神常處于緊張狀態者;患肝腎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
本期嘉賓介紹
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病中心常務副主任、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副主編、編輯部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促會中老年保健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老年醫學雜志》、《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Chinese Medicine (澳門)編委。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