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沸水煮蛋
用沸水煮雞蛋的話,雞蛋會在水中翻滾,蛋殼就很容易被撞碎,有的時候還會把蛋白露出來。雞蛋中蛋白質的凝固并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般在六七十度就可以了,如果用沸水煮雞蛋的話,那么蛋白就有可能會像橡皮一樣,所以煮雞蛋的時候,不要將蓋子蓋上。
煮的時間要短,煮后要冷卻
蛋白全熟,蛋黃也完全凝固的雞蛋需要煮10分鐘,可如果你想要一個蛋黃嫩嫩的水煮蛋,大概6分鐘就可以了。如果雞蛋煮的時間過久,就會有難聞的硫的氣味。另外要注意的是,把雞蛋從鍋里拿出來后要立即用涼水冷卻,否則殘余的溫度會讓蛋繼續加熱而變老。
陳一些的雞蛋更好剝
我們都覺得新鮮的好,不過水煮蛋其實沒必要用太新鮮的。因為稍微陳一些的雞蛋反而更好剝。如果把雞蛋在冰箱里儲存幾天,其pH值就會稍微升高,蛋白和內層蛋殼的黏合度會稍微變松。
蛋黃外面變綠沒關系
如果雞蛋煮得太老,你會發現蛋黃外面有一層綠色。這是蛋黃中的硫化物和鐵發生了反應,并沒有任何危害。只要煮的時間別太長,就可以避免。
材料雞蛋2個、涼開水約5湯匙(75ml)、鹽1/2茶匙(3克)、廚房紙巾1張、香油1/4茶匙(1ml)
做法1)雞蛋液打散,直到蛋清和蛋黃均勻的混合在一起,不要有大塊的凝結。
2)加入涼開水(不要直接加生水),一邊加,一邊拌勻,然后加入鹽,充分攪勻。
3)用漏網過濾掉氣泡,或者廚房紙巾將蛋液表面的氣泡吸掉,保證液體表面光滑平整,這樣整出來的雞蛋羹,才不會有難看的蜂窩。
4)蓋上一層保鮮膜,放入蒸鍋中,大火加熱,當蒸鍋中的水沸騰后,轉為小火,蒸約10分鐘即可。出鍋后,順著碗的邊緣淋上一點點香油。
小訣竅:1、不要用生水來調和雞蛋液,否則蒸出的蛋羹不平整,會有蜂窩。另外,也不要用開水來調和蛋液,這樣會使蛋液被燙熟,蒸出的成品出現結塊。用涼開水,也就是燒開后自然冷卻的水,來調和蛋液,可以說,是蒸出平滑蛋羹的第一步。
2、蒸蛋羹的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用大火來蒸,否則溫度過高,雞蛋很容易就變老了,而且蛋羹的表面會出現很多氣泡、類似蜂窩的組織,影響蛋羹的美觀。
3、蒸熟的蛋羹可以搭配海鮮醬油,或你喜歡的各種口味的醬來食用,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方式,是加一點點香油。
結語:雞蛋是我們常吃的一種食材,不僅美味,還有很多的營養價值,不僅能有助于減肥,還能提高記憶力,對于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還能降低患有白內障的幾率。還給大家介紹了煮雞蛋的注意事項,這樣煮的雞蛋更有營養,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