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貧血及婦女產后病后調養; 適宜嬰幼兒發育期補養。
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石癥之人忌食。
老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人,宜少量食用雞蛋,一般每日不超過1只,不宜多食,這樣限量食用,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又不影響血脂水平。
認為生雞蛋更有營養,這是不科學的。生雞蛋中有抗生物素蛋白,能妨礙生物素的吸收;又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可抑制胰蛋白酶活力,故必須熟食。
認為煮雞蛋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是不科學的。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這樣會造成營養丟失。
認為雞蛋與豆漿同食營養高,這是不科學的。把雞蛋打在豆漿里一起煮,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由此可見,雞蛋和豆漿是不能洗鴛鴦浴的。
認為雞蛋怎么吃營養都一樣,這也是不科學的。雞蛋吃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雞蛋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蒸蛋為100%,嫩炸為98%,炒蛋為97%,荷包蛋為92. 5%,老炸為81. 1%,生吃為30%——50%。
如何正確食用雞蛋
全國吃雞蛋的方法不一,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究竟怎么吃才比較科學呢,從剛才的數據看來,煮、蒸雞蛋營養更佳。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對于老年人來說,吃雞蛋應以煮、臥、蒸、甩為好,容易消化。
有人會問吃蛋白好還是蛋黃好?正確的吃法應該是吃整個雞蛋,蛋白中的蛋白質含量較多,而其它營養成分則是蛋黃中含得更多。
雞蛋中不含維生素C,所以若能搭配蔬菜食用,營養將更均衡。
煮蛋時可依個人所需,酌量加些中藥,如枸杞、紅棗、何首烏、川芎、艾葉、益母草等一起食用,將更具食療效果。
有些人認為雞蛋有營養于是就猛吃,一天能吃7、8個,給產婦甚至是十幾,二十個,這樣大量食用后,會造成營養過剩,使多余脂肪在體內堆積而形成肥胖,并且雞蛋不能供給人體所需全部營養素,也會使攝入的各種營養素不平衡,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由于其它營養素缺乏或過剩而引起相關疾病。再則,雞蛋中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其蛋白質分解代謝產物,會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另外,雞蛋蛋黃中膽固醇的含量為1510mg/100g,如此大量食用,會使膽固醇增高,導致血管硬化,引發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那到底雞蛋應該吃多少呢?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給出了雞蛋的每日攝入量,大家看這個寶塔,其中蛋類是25——50g/d,建議每天食用一個雞蛋。
總結:吃雞蛋對于人體健康有很多的好處,經常吃雞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補充營養,還可以幫助我們預防一些疾病,但雞蛋雖好,卻不能多吃哦,適當的數量就是一天一個,希望大家牢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