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再加入水沒過豬腳,大火燒開,轉小火,蓋上鍋蓋,燉至40分鐘。
7.加入鹽和泡發的黃豆繼續燉制,燉制40分鐘即可。
(一)種子萌發和出苗期
胚跟是從胚珠的珠孔伸出來的,所以當胚根長到和種子的長度相似的時候就是發芽。這個時候胚軸會伸長,種皮就會脫落,葉子就會慢慢的露出土壤。當黃豆的葉子長出來之后就稱為出苗。如果環境比較好的haul,在播種后的幾周之內就會出苗了。
(二)幼苗期
從出苗到花芽分化前為幼苗期。出苗后2片子葉展開,其幼莖繼續伸長,上面的2片對生的單葉隨即展開,此時稱單葉期。隨著幼莖不斷伸長,長出第一片復葉時稱3葉期。3葉期地上部分增長速度較慢,地下根系生長較快形成根瘤。此期末根系初步形成,開始需要較多的水分和養料。幼苗期大約20—25d,占整個生育期的l/5,這一時期是長根期;應注意蹲苗,加強田間管理,達到苗全、苗勻、苗壯,為豐產打下基礎。
(三)花芽分化期
花芽開始分化過程是:先出現半球狀花芽原始體,接著在它的前面形成事片,再形成筒;繼而分化出龍骨瓣、翼瓣和旗瓣;環狀的雄蕊原始體相繼分化,在雄蕊中央雌蕊開始分化,并出現胚珠原始體;隨后進入胚珠、花藥原始體分化,花器官逐漸長大,后陸續形成花蕾、花粉和胚囊,完成花芽分化。花芽開始分化,植株進入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并進時期。這時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同時注意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達到株壯、枝多、花芽多、花健的要求。
(四)開花結莢期
大豆花很小,著生在葉腋或莖的頂端,每個花簇上著生的花數,因品種和栽培條件不同而異。大豆落花落莢率高,因此每個花簇結莢數較少。大豆開花以上午6—9時為多,由現蕾至開花一般為3—7d。胚珠受精后,了房逐漸膨大,形成軟而小的綠色幼莢,當莢長lcm時,稱為結莢。豆莢的生長是先增長,再增寬,后增厚。開花結莢期是大豆生育旺盛的時期,是需要水分和養料多的時期,同時需要充足的光照。在前期苗全、苗壯、分枝多的基礎上,花期應加強肥水管理,并使通透良好,以達到花多、英多、粒多和減少花英脫落的要求。
(五)鼓粒期
從豆英內豆粒開始膨大起,直到大的體積和重量時止稱鼓粒期。開花后10d內,種子內的干物質積累增加緩慢,之后的7d增加很快,大部分干物質是在這以后大約21d內積累的。鼓粒期約30—40d。鼓粒完成時的種于含水量約90%。鼓粒期是大豆種子形成的重要時期,此時大豆生育是否正常將決定每英粒數的多少、粒重的高低和種子化學成分。此時干旱或多雨致澇能造成死英、秕粒、粒重下降而嚴重影響產量。保證種了正常發育要滿足兩個條件:①植株本身貯藏物質豐富,根系不衰老,葉片的同化作用旺盛;②要有充足的水分供應。
(六)成熟期
葉片受黃脫路,豆粒脫水,呈現品種固有性狀,這時種子含水己降至15%以下,直到搖動植株時英內有輕微響聲,即為成熟期。 此時應當降低土壤水分,加速種子和植株變干,便于及時收獲,同時防止肥水過多造成貪青晚熟,影響及時收獲和倒茬。此期天氣晴朗干燥可促進成熟且有利于提高品質。
結語:黃豆我們比較熟悉的谷類,用黃豆制作的食物不僅含有很多的營養價值,味道也很好,所以我們經常食用黃豆。上面給大家介紹了黃豆的功效和作用,還有黃豆的生長過程,希望大家對于黃豆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