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又稱相思豆,體積比較大,常用的就是用來做美味的紅豆沙糖水。而赤小豆體積比較小,適合用來煲湯或者煮粥來吃,有利尿消除水腫的作用,非常適合產婦食用。
2、功效
赤小豆,性質平和、味甘、酸,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小干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質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纖維4.6克,鈣67毫克,鐵5.2毫克,還有磷,維生素B1、B2、煙酸以及皂草甙等營養物質。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內臟疲勞,對心臟病和腎臟病患者特別有益。此豆還有“久食瘦人”的說法,對老年性肥胖癥,有一定的減肥效用。
紅豆,五味屬甘酸,酸甘化陰,故能補陰血。有疏風清熱,燥濕止癢,潤膚養顏的功效。
3、食用方法
赤小豆做粥、做餡、做小吃皆宜。用赤小豆、粳米煮粥,不但利水消腫,而且可以健脾胃。而赤小豆冬瓜糖水,則是一道小朋友的健康甜湯,有驅暑健脾的功效。赤小豆質地堅硬,難于煮爛,如果要與粳米同煲,則應該先把赤小豆煮爛后,才加入粳米。另外,赤小豆適合用適量的糖調味,但不宜放鹽,否則不利水分的排出。
紅豆的小豆莢可食用。紅豆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可以像綠豆一樣烹食,還可發芽或烤后當做搭配咖啡的點心食用。用冷水浸泡過的紅豆需煮20分鐘,未浸泡過的需煮25分鐘;紅豆干燥后可食用,經常與大米一起做粥;在亞洲,紅豆可做成面團,味道香甜并可替代番茄面團,紅豆磨成面粉后可做各式糕點。
中醫師說,赤小豆與紅豆盡管長相不同種屬卻相同,同屬豆科植物,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接近,只是赤小豆的功效強些。所以中醫入藥都用赤小豆,而紅豆則只供一般食用。
1、紅豆放入涼水中浸泡4個小時。放入電壓力鍋,水沒過紅豆2厘米左右,選擇“蹄筋/豆”功能即可。煮好的豆子很軟爛了。
2、準備一個大碗,放入半碗水。舀一小部分紅豆入篩網,一手拿篩網,沒入水中,一手搓揉紅豆,讓豆子和水分充分接觸,搓揉出來的豆沙就沉入了碗中的水里。不要求快一次放太多豆子,適量就好。搓揉的剩下的豆皮渣別丟,放在另一個碗里。
3、在篩網上墊上兩層紗布,所有的豆子都搓揉過篩后,將大碗里融入了豆沙的水倒入紗布中,一次不要倒太多。
4、將紗布的裹起來,用力擠出里面的水分。紗布里剩下的就是紅豆沙了,但這還是只是半成品哪!
5、剩下的那些豆皮渣,取一部分,放入料理機的研磨杯里,大概杯子一半的量,再加同樣多的水。用料理機將豆皮渣打1分鐘就很細膩,就是這樣的。然后,跟之前一樣,過濾、擠干水分。
6、搪瓷鍋或不銹鋼鍋里放180毫升食用油,小火,放入豆沙炒。
7、炒勻后,加1/3紅糖,紅糖的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覺得夠甜就可以了。
8、將豆沙里的水分炒干,覺得比之前炒的阻力大了即可。晾涼后就可以裝入可以密封的容器中,放進冰箱可以保存一個月。
結語:上面給大家介紹了紅豆薏米的功效,它可以消腫利水、解毒保護心臟、補血催乳等。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別也給大家介紹了,還給大家介紹了紅豆沙的做法,有需要的朋友一定要去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