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的表現有很多,但是明顯的特點就是濕,那么中醫是如何判斷你是否體內濕熱的呢,其實主要是看你的舌頭,這些表現可以在舌頭上看的一清二楚,如果你的舌頭呈現黃厚的舌苔就表示你體內有濕熱,下面一起隨著萬家燈火欄目來看一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舌紅苔黃厚提示體內有濕熱,這種舌像的人往往急躁容易發怒,嘴巴干苦,還伴有口臭;頭油多、臉色晦暗、易生痘痘或痤瘡;大便干結不爽快。
濕熱體質的胃病特征
疼痛、灼熱。此時就需要清熱化濕,可以選擇涼性同時又健脾化濕的中藥和食物來調理。
緩解濕熱體質的胃病清熱化濕飲品-三色豆飲:將白扁豆、赤小豆、綠豆各30克進行燉煮,煮爛后喝湯吃豆即可。還可以將綠茶適量、薄荷6克、白茅根1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也可以起到清熱化濕的作用。
舌淡紫苔薄白往往是氣郁的表現。氣郁體質的人通常性格比較內向,憂郁,多愁善感或是容易急躁的。氣郁體質的胃病特征往往是肚子脹。
針對氣郁的人建議食用玫瑰粥,用大米1杯、玫瑰花10朵,冰糖適量加入適量清水煮粥喝即可緩解郁悶的心情。
出現濕熱體質表現有哪些
濕
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外濕可能導致內濕,內濕則往往影響不到外濕。
熱
即是一種熱象。天氣熱,太陽曬就導致我們人體能感受到的外熱,而過辛辣或者熱氣的食物,則讓我們體內滋生內熱。此外,補益東西吃多了,可能導致熱氣滋生。同樣,外熱可以導致內熱,內熱不會影響外熱。
濕熱
體內濕氣郁結過多,也可能會轉化為內熱。而有濕氣伴隨的熱,單獨清熱效果往往不好,而需要清熱化濕雙管齊下,方能見效。這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關系,往往讓兩者一起“危害”人體,尤其在夏天,濕熱由于外環境催生變得尤其多。所以,年輕時保證良好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維護健康的體魄,顯得尤為重要。
去除體內濕熱
1、注意飲食
濕熱體質的人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好能堅持清淡、清熱的飲食,多吃些利濕的食物,比如蓮藕、黃瓜、白菜、苦瓜、冬瓜、綠豆、紅小豆、蓮子、薏苡仁等,這些食物能夠幫助我們去除濕熱,保持大小便通暢。要少吃油炸辛辣、大補大熱的食物,像羊肉、牛肉、狗肉、蔥蒜、生姜等食物,煙酒也要戒掉,甜食要少吃。
2、保持大便通暢
體內有濕熱的患者也往往容易便秘,排便的時候也會感覺排不干凈,想要祛濕熱,不管有沒有便意,每天都要定時的去衛生間,好是早餐后,時間久了就可以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
3、避免居住在潮濕的地方
如果你居住的地方低洼潮濕,夏天的時候溫度高、濕度高、又不通風,長期如此,身體沒有濕熱才奇怪。想要防治濕熱體質居住的環境要通風、干燥,冬天的時候也不要門窗緊閉,每天都應該開窗通風一下。
本期嘉賓介紹
男,1966年生。醫學博士,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東南大學臨床醫學院中醫學教研室主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江蘇省中醫藥學會理事,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會員。曾先后師從于西北名醫杜雨茂教授和國家級名醫周仲瑛教授。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