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對我們人體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之所以可以活著,主要就是通過腸胃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獲取維持生命的營養元素。那么日常生中如何保護腸胃健康呢?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萬家燈火2016節目李博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如何保護腸胃
按時吃飯
“廢寢忘食”是上班一族的毛病,雖然只是無意間的饑一頓、飽一頓,其實對胃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的發病率有所上升。
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細嚼慢咽
食物進入胃后,需要經過貯納、研磨、消化,將食物變成乳糜狀后,才到達腸道。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被更好地消化吸收。
生活中如果有咀嚼不細、狼吞虎咽的現象,那么就會增加胃的負擔,使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胃動力下降。
晚餐吃少
早飯遺忘在匆忙間、午飯簡單對付、晚上“大吃大喝”、睡前來點夜宵,健康的消化系統往往就會在這樣的飲食習慣中被破壞。以人體每天攝入的熱量計算,恰當的比例應當是早餐占三成,午餐占四成,晚餐為三成。
晚飯過飽或臨睡前吃夜宵,不僅會影響睡眠、導致肥胖,還會迫使胃腸道處在超負荷的“緊張工作”中,胃液分泌過量會腐蝕胃黏膜,長期如此,就會導致糜爛、潰瘍等疾病。
適當飲酒
每天喝少量的紅酒有利于身體健康。但如果酗酒無度,酒精不但會損傷肝臟、導致皮膚脫水、殺死腦細胞,還會直接損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出現炎癥、糜爛、潰瘍或出血。此外,飲酒還會延緩胃潰瘍的愈合過程。因此,胃病患者尤其不可酗酒。
本期嘉賓介紹
李博
男,1979年8月生,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碩士研究生。
2002年開始曾經跟隨老中醫焦樹德焦老侍診兩年,得其親自教誨。并在《中醫藥學刊》發表學習心得。并跟隨李峰教授,唐旭東主任醫師侍診多年,得其親傳。
2003年作為醫學生被評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抗擊非典優秀共產黨員。
學習期間曾獲得國家人民獎學金,聯邦醫學獎學金,合歡獎學金等。比較自信的認為,擁有較踏實的醫學基礎及臨床技能。
喜好太極,為北京吳式太極拳協會秘書長翁福麒老師的弟子,得其親傳,已初步掌握83式吳式太極拳,64式吳式太極劍,并堅持習練,多年如一日。
擅長疾病
消化內科為主,胃痛,腹脹,便秘的中西醫治療。 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及癌前病變的診治和健康保健。 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對其他內科疾病及身心疾病有一定學習。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江蘇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